張壩桂圓林景區
張壩桂圓林風景區位于城區東郊茜草鎮內,離市區7千米。占地1000余畝,綿延十余里,生長著15000多株百年以上老桂圓樹。這些老桂圓樹成林于19世紀末。桂圓林風景區有“三寶:古樹、長江奇石、桃花水母。1999年被確定為四川生態旅游和四川國際旅游環線的景點,在《四川省國際旅游開發總體規劃》中,張壩桂圓林是94個旅游景區、景點中唯一的農業觀光旅游景點。由于林中的桂圓全是實生樹,這片桂圓林是中國內陸唯一的桂圓種質基因庫,是四川省唯一的農業觀光基地。現已被省政府列為“永久性綠色保護區。
瀘州桂圓,有著輝煌的歷史。據史書記載,瀘州桂圓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漢代。西晉文學家左思《蜀都賦》所言“旁 挺龍目(即龍眼),側生荔枝,布綠葉之萋萋,紹朱實之離離。即言及瀘州桂圓。而張壩桂圓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廣填四川時,已有兩百年左右的歷史。
張壩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現有桂圓樹1.5萬株,荔枝1000多株,楠木1000多株,柑桔上萬株。其中上百年的樹木6000多株,主要為桂圓樹。
張壩桂圓作為中國內陸桂圓種質基因庫,作為北回歸線以上桂圓次適宜地帶最集中的具有上百年歷史的桂圓樹人工造林,其植物學價值一如動物學中的大熊貓。以旅游而言,這片離瀘州中心城區僅千米之遙的江邊綠蔭,則是四川生態環境旅游和觀光農業最理想的場所。張壩是他們考察四川繼大邑劉氏莊園的人文價值之后,在自然資源方面的又一大“發現。于是,沉寂了兩三百年的長江之珠“出土了,速迅被列入川南國際游的重要景點。
關鍵字: 四川省 張壩 桂圓林 茜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