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景區(水利工程)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卻是任何工程都無法取代的,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的高度剛好超過內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余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緊急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地巧妙地利用離心力的作用和虎頭巖的頂拖作用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數百公斤的巨石,從這里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功之妙。
寶瓶口是由人工開鑿的一通山峽,玉壘山被一分為二,其間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內江水從百米之寬的河道涌向寶瓶口,平水季節奔流而過,高峰時節則節節升高,不加節制的水流不斷爬升,一涌而入,成都平原就會遭受洪澇災害。此間飛沙堰的設計與寶瓶口相互結合,它的高度剛好超過內江河床2.15米。這就意味著當內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洶涌的波濤將從飛沙堰溢出。寶瓶口入水便始終在一個幾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從此以后既獲灌溉又安然無恙,此間的苦心可謂巧也。
四川人民為了紀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廟。二王廟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們推崇他的恩德。宋、元兩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為王,故將崇德祠改為二王廟。從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現存建筑為清代重修。
關鍵字: 一分為二 天府之國 寶瓶口 成都平原 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