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年畫節
綿竹年畫歷史悠久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花桃塢,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她究竟起源于何時,至今還是一個謎。據《山海經》等記載,相傳在東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彎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樹,它的枝椏一直伸向東南方的鬼門,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樹下有兩位神將把守,是哥倆,名叫神荼(讀音伸舒)、郁律(讀音郁律)。他們發現有害人的惡鬼,就用葦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從周代起每逢年節,人們便用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將的像,懸于大門或寢室門兩側,用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后來唐代,又出現了能鎮邪納祥的秦瓊、尉遲恭的畫像,這以后門神就越來越多了。不過,以往的門神,包括由門神演變而成的中國年畫,多由畫師手工畫成,直至宋代,由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木版年畫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行和發展起來。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規模的中國四大年畫制作中心。即:乾隆、嘉慶年間,綿竹有大小年畫作坊300余家,年畫專業人員逾千人,年產年畫1200多萬張,產品除運銷湖南、湖北、陜西、甘肅、青海和西南各地外,還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關鍵字: 東海 山海經 楊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