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保保節
農歷正月十六日一早,成都平原上的廣漢市,還沉浸在十五鬧元宵的鞭炮硝煙和陣陣春寒中,而通往市區的大道小路,卻車流滾滾,人流滾滾,像解凍的春水,笑笑鬧鬧,朝這座文化古城涌來。市內大街小巷漲潮般漫滿了熱鬧的人流。最終,這波瀾壯闊的春潮,都輪番匯合在市內東南隅的房湖公園內。 正月十六這天,是從清乾隆時相傳而來的廣漢“拉保保”的喜慶日子,也是廣漢市全民春游的好時節。人們在過大年鬧元宵之后,又穿上節日盛裝,出門踏青游玩一天。據說這天出門游了春,即可消除百病,招來百事是順利、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因此人們又稱它為“游百病”或“游毛病”,這都是消災祛病、招祥納福的意思。而春游的中心內容是“拉保保”,這是春游活動的高潮。后來,人們便將這個全民活動稱為“保保節”。
所謂“拉保保”,就是年輕父母在這一天,領著自已10歲以下的孩子,備上酒菜和香蠟錢紙,到廣漢房湖公園內的古柏樹前,看中一位游人,拉他為自已的孩子“保關煞”(俗傳,小孩在童年時期要闖過幾道“關口”才能長大成人,否則就有夭折危險。)如果被拉的游人接受了,便在古柏樹腳下,焚燒香蠟紙,叫孩子向被拉游人行跪拜禮,并叫一聲“保保”。
接著雙方大人互道姓名住址,以“干親家”相稱,就地舉杯飲酒祝愿。被拉的“保保”就是孩子的“干爹”,孩子是“干兒子”。當干爹的要給干兒子另取一個含有“福祿壽喜”、“百年長壽”或“鵬程萬里”等良好的吉祥祝愿的名字。為什么要在古柏樹下拉保保呢?原來這里有十二株樹是明代所栽,其數目恰巧與十二生肖屬相相吻合,當地人就稱這十二株古柏為“十二相”。在“十二相”前拉保保,除有請帶靈氣的十二相為他們作證的意思外,還有松棰常青之意,孩子也會如松柏長年百壽。
關鍵字: 平原 廣漢市 成都 消災祛病 踏青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