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之雨中上青城
在經過了一天的樓盤參觀過后,隨后的時間我們安排了去游覽一處世界遺產,天府之國之所以讓人向往,跟他的旅游景觀也有很大的關系,有愛美人著當然也更愛江山!
深秋的四川盆地依然保持著她自身的嫵媚和妖艷,旅游大巴每轉過一道彎,一道綠色的屏風就擋在面前,汽車開從一個很大的牌坊下開過,天下青城幾個氣派的大字老遠就能看的到,這就是青城山.汽車盤旋著上去,還沒有到山門,車上的兩個小業主已經按耐不主了,或許來這里才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父母還是把他們攔到懷里,不讓他們亂動,可是孩子的童心又如何能束縛的了哪?
天氣并不是太好,下了車子,我聽到有的業主有點抱怨了:怎么遇到陰天了。但是我告訴他們:游青城最好的就是在這樣的時候,如果在能有點小雨就更好了,四川是個多雨的省份,尤奇象青城山這樣的地方,下雨的時候,山上完全是一副幅潑墨的畫卷,雨說著說著就來了,我跟中海的幾個隨同人員把準備好的雨披發給大家,我給大家說,下雨是青城拿出的最好的禮物在迎接大家。
辦好票后,我們一行三十多人往山上走去,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一些殿堂前掛起一排排晶晶亮亮的珠簾,希望能挽留住行人的腳步來欣賞著自然所創造的景觀。上了沒有多久,大家的腳步卻停了下來,留住我們腳步的正是山里的道人合奏的“交響樂”,以前只是在電視片上看到他們演奏,不想到這次卻遇到了,雖然還下著雨,他們在一個茅草搭起的棚子里7名道人各有分工,除了常見的笛子、古箏之外還有叫不上名字的一些樂器,他們演奏的地方也是游人上山的畢經之路,許多的游人紛紛停下腳步,只見閃光燈一陣狂閃,畢竟這種場面是不多見的,這種音樂稱不上通俗、也稱不上大雅,聽著到是很舒服。山道上濕漉漉的,時有一股股細流從樹叢里流出來,或則從厚厚的青苔中滲出來,橫著流過石板小徑,匯集成山間的飛瀑小溪。雨總是這樣無聲無息、不緊不慢地下著,它像是一首催眠曲,讓整座山都睡去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更何況這山早已因張道人而聞名天下,這次去看他的祠堂介紹,才曉得張道人是我老鄉,同為江蘇豐縣人,想不到這次西行能他鄉遇同鄉啊,只是張老仙人只能靜靜的座在那里了。經過千百年來的歲月洗禮,青城山充滿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底蘊。歲月變遷,那些歷史的片章斷牘,散落成林間片片樹葉,在這里俯首即拾、隨處可見。
沿著潮濕的臺階來到了一個湖邊,這個湖有個很好的名字“月城湖”,為了照顧全體的業主們,使行程不至于太累,我們決定乘索道上山,而索道是在湖的另一邊,盡管是下雨天,但是憑者青城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幕名而來的游客在一年四季里始終沒有斷過,熙來攘往的游客仍然不少,似乎"青城天下幽"是很難感受到的了。看到還要過上些時間才能輪到我們上船,就招呼大家在湖邊拍拍照片,我想幽靜或許用這種方法還可以保留下來,雨中的月城湖還是真的去好好的品味的,三面是環山,在水的映襯下,湖邊的樹木更顯得蒼翠,水面升起的煙霧慢慢的散象湖的四周,真的猶如置身與仙境中,想來仙人們愿在此一生也是以為如此吧!
上了船,沒有幾分鐘就到了對岸,依次排隊上了索道,青城的索道跟華山的還不同,沒有外面的那些玻璃,我想也是為了讓游人更好的深呼吸吧,或許是因為雨天的緣故,感覺這青城山的索道速度怎么那么慢,那就用唱歌來打發時間吧,還沒有等我開唱,后面就傳來充滿著濃郁的陜北風情的民歌—走西口,還是個女生的聲音,聽聲音覺得有點象四川的導游小妹:她怎么會陜西的民歌?疑惑中我往回一看,果然是她,隨后給她了豎起了大拇指,一曲完了后我們業主們也有放開了嗓子在著青山中盡情的舒撒著自己的情懷,嘹亮的歌聲在山谷中婉轉著,呵呵,踏歌而行,快哉!快哉!
整個青城山分了三個部分,前山、后山和外山,一般的游客都是游覽的前山,后山要有一定的體力才行,而外山就需要有探險的勇氣了,青城山的老臘肉也非常有名,如果你去四川,要想買臘肉,你一定要問清楚是不是青城山的,而且后山的最佳。山里面也有賣的,只是價格貴點,旅游的地方物價本身就高,還是下了山去買些好,再說了,在道家的地盤上還是不要伶著這些東西去逛來逛去的好,要不然你燒香的時候也會覺得很麻煩。
深秋的青城因為我們的到來多了幾分喧鬧,但他還是依然保持著清幽的本色,道觀屋檐下的石板上長滿厚厚的青苔,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參天的古柏下不知名的小草掛著晶瑩的雨滴,綠的更加耀眼,置身于青城,我似乎醉了!
關鍵字: 下雨 豐縣人 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