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最美的濕地——阿壩若爾蓋
黃河從這里流過,紅軍從這里穿過,格薩爾在這里征戰……
這里有中國黃河第一灣,這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草原,這里是世界上唯一種群———四川梅花鹿的家園,這里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黑頸鶴的故鄉。若爾蓋,幅員1萬多平方公里,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黃河與長江分水嶺將其劃為東西兩部,東部9.8萬公頃原始森林,西部80多萬公頃天然牧場。
若爾蓋106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風光迤邐,民風淳樸,文化底蘊厚重,動植物資源豐富。擁有蜿蜒逶迤、風姿綽約的黃河九曲第一灣;一碧萬頃的熱爾大草原,煙波浩渺的夢幻花湖;怪石嶙峋,峰巒疊嶂的郎木大峽谷;氤氳繚繞的降扎溫泉;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光芒四射的巴西會址;神奇瑰麗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的安多藏民族風情。分布有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梅花鹿自然保護區。已查明的植物有1163種;動物種類繁多,有脊椎動物251種。棲息著黑頸鶴、藏鴛鴦、白鸛、梅花鹿、小熊貓、大熊貓等珍禽異獸。
黃河九曲第一灣
“萬涓成水匯大川,千轉百回出險灘。滔滔長流濟斯民,力發黃河第一灣。”母親河———黃河發源于青海巴顏格拉山自西向東,迂回曲折,在若爾蓋縣唐克鄉形成了壯美的黃河九曲第一灣。她是黃河四川唯一一段。登高遠眺,但見她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似哈達,似玉帶,似長龍,似飛天飄帶,從天之盡頭飄然而來。“黃河天上來,紅日地中落”,九曲第一灣紅柳成林、水鳥翔集、漁舟橫渡,被中外科學家稱為“宇宙中莊嚴幻景”,古寺白塔,簇簇帳篷、縷縷炊煙、聲聲牧歌,相伴黃河,更顯自然之悠遠博大。這里是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的故鄉,河曲馬被杜甫贊譽為“竹披雙耳俊,風如四蹄輕”。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甘,中外游客來都以飽覽黃河九曲第一灣勝景為快。
熱爾大草原(花湖)
遼闊壯美的熱爾大草原距若爾蓋縣城45公里。位于若爾蓋濕地的腹心地帶,有黑頸鶴、黃鴨、高原魚類等10余種高原濕地類世界珍稀動物。熱爾大草原是中國最平坦遼闊的濕地草原,縱橫數十公里,浩原沃野,廣袤無垠。遙望一馬平川的大草原,綠草如茵,牛羊流動;星羅棋布的湖泊、浮光躍金、一碧萬頃,如嵌在草原上的藍寶石。在格桑花盛開的日子里,“花湖”寬闊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豐茂的水草花枝招展、蝶舞翻動,讓人迷醉。黑頸鶴、天鵝、黃鴨、溪鷗、灰雁等珍貴鳥類的影子布滿了沼澤和天空,身臨其境,猶如進入夢幻的動物王國。熱爾大草原壯美的自然景觀與古樸的人文景觀是一幅美妙的畫卷,吸引著南來北往的中外游客駐足觀賞,盡享大自然的賜贈。
2005年,熱爾大草原(花湖)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濕地”。
郎木神居峽
地處川甘交界處,因郎木寺后有一虎穴,另一溶洞中有石酷似仙女而得名———達倉納摩,意為“虎穴仙女”。此地不僅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色彩濃郁,而且地勢險峻,自然風光秀麗,有“東方小瑞士”之稱。峽谷峰巒疊嶂,怪石嶙峋,懸崖高不可攀,云霧繚繞,石峰各異,凌羅萬千。白龍江源頭之水從峽谷中涌流而出,清澈見底,自南向北而去。峽谷邊有著名的格爾底古剎和清真寺。格爾底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一,寺院建筑氣勢恢宏,金碧輝煌,在川甘青三省頗有名氣。內涵豐富的民間故事,神奇的宗教文化,迤邐的峽谷景觀,使郎木寺成為中外游客心中的“蓬萊仙境”、“世外桃源”。主要景觀有納摩格爾底寺、白龍江源、仙女洞、老虎洞、奇特的高原峽谷等。
降扎溫泉
“山為神山,水為神水”。馳名川甘青的降扎溫泉,位于降扎鄉西北5.5公里處。溫泉四周群山環抱,共有大小50多個泉眼,水溫常年在40℃左右,流量為2.3866—2.6156升/秒,泉水清澈,因富含氡又稱之為“降扎氡泉”。四周崖壁上呈孔雀蘭和翡翠綠,如高掛著的巨幅彩畫,山巒中林木蒼翠,云霧繚繞,整個溫泉宛如人間瑤池。在這兒,可感受到“水滑洗凝脂”的情趣。每年都有許多遠方客人和鄰近百姓來這里朝拜、洗浴。降扎溫泉水對皮膚病、關節炎、風濕、癌癥、胃病等產生顯著療效。這是集神奇的溫泉水、古樸的民族風情、優美的自然風光于一體的休閑、度假、避暑勝地。
巴西會議會址
上世紀三十年代,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穿過若爾蓋,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詩篇。有著名的班佑草地,巴西會議會址、包座戰役舊址、求吉寺西北局會址等革命遺址。
巴西會議會址位于若爾蓋縣巴西鄉,距縣城33公里。1935年8月底,右路軍(中央紅軍)穿過茫茫草地到達班佑、巴西一帶。黨中央在巴西班佑寺院先后召開了5次重要會議,最后一次是巴西緊急會議,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黨中央于1935年9月9日深夜召開緊急會議,采取果斷措施,率右路軍的一、三軍團及軍委縱隊先行北上。巴西會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神鹿家園”鐵布風光
鐵布是若爾蓋的小江南,物產豐富,民族風情絢麗,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梅花鹿、麝、藍馬雞、巖羊、小熊貓、大熊貓等珍禽異獸。
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位于若爾蓋縣北部崇爾鄉境內,保護區內山青水秀,林木茂盛,野生動植物豐富,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四川梅花鹿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現的新種屬。自1974年成立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以來,梅花鹿數量不斷增加,常常三五成群來到林邊地角嬉戲玩耍,當地人稱之為“神鹿”。
包座原始森林
幽靜神秘的包座原始森林位于若爾蓋縣城東部的包座鄉境內,歷史上包座是氏族部落管轄之地。1935年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經包座達金寺,發起了“包座戰役”,一舉殲滅國民黨伍誠仁部,打通了紅軍北上的通道。40萬畝的包座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連綿數十公里,古木參天,郁郁蒼蒼,紫果云杉是生長在原始森林中的珍貴樹種。谷邊奇花異草競吐芬芳,溝中怪石嶙峋,山野藏族山寨古樸別致,幽靜神秘,儼然世外桃源。
古潘州遺址
相傳在唐廣德年間,松州以北屬吐蕃統轄,吐蕃王朝將這片土地劃歸王室成員或有功之臣管理。公元11世紀,吐蕃首領羅支在境內建城造屋,潘州因潘羅支而得名。現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潘州遺址仍清晰可見。
神奇的宗教文化
若爾蓋縣是一個藏民族聚居縣。絕大多數群眾都信仰藏傳佛教。宗教文化內涵豐富,全縣有納摩格爾底寺、達扎寺等24座寺廟。寺院建筑氣勢恢宏,金碧輝煌,大量價值連城的經書,盛大的“莫郎法會”、“傳昭法會”、“曬佛”、“燃燈”、“摸頂”、“跳神”等宗教活動讓人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宏大。神奇的酥油花和“檀城”,長長的手推轉經廊、時刻不離的手搖轉經筒、永不停息的水沖轉經房,高高的白塔、虔誠的信徒、佛號靈郎的寺院,無不彰顯著藏傳佛教文化的神奇。
達扎寺,全稱為“達扎寺吉祥善法寺院”,位于縣城東北,屬格魯派(黃教)寺院。達扎寺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由第一世達扎活佛曲吉·毛郎倫珠主持創建,距今已有338年的歷史,歷經七世活佛的主持和發展。寺院現在開設了“三大扎倉”,即三大學院(聞思學院、密宗院、時輪學院)。達扎寺的節慶法會較多,其中有著名的正月祈禱法會,藏語稱“莫朗木”。在此期間有曬佛、觀酥油花、轉彌勒等法會。四月有“娘乃法會”,即閉齋法會。法會期間全體僧眾要閉齋十六天,專修觀音,記六字真言。七月有辯論會(說法節)、十月燃燈法會、十二月禳災法會、跳法王舞等法會。達扎寺院建筑風格別具一格,既有藏族傳統的建筑風格,又有漢式建筑風格,兩者合二為一,規模龐大壯觀。主要建筑有三大扎倉的經堂、達扎活佛的寢宮、寺院藏醫門診部、宗喀巴殿、怙主殿、犀甲護法神殿、時輪塔、菩提塔、尊勝塔、降魔塔,還有僧眾住的禪院、轉經房等。寺內除珍藏有眾多佛及菩薩像外,還有金汁抄寫的《般若經》等珍貴經典,以及供有三千多年歷史的佛祖像,“高僧”(藏文字母)頭蓋字骨和印有六世活佛手紋的石碑等許多珍貴文物。達扎寺院已對外開放多年,寺院有專門解說員,能用標準的普通話和英語對院內建筑、文物及藏傳佛教等進行介紹,為游客能直接簡易地了解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提供了方便。
古樸的民俗風情
若爾蓋分牧區和農區而形成其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牧區群眾夏日里逐水草而居,游牧草原。農區群眾木制房屋、農耕田園。民族節慶多姿多彩,主要節日有“桑祭插箭”節、“洛薩兒”節、“雅爾敦”節。其中“雅爾敦”節是喜慶盛夏佳季節日,人們扎帳搭篷、沐浴乘涼、登高覽景、集會聯歡、唱歌跳舞、賽馬、摔跤、射擊、賽跑等,無處不歡樂祥和。黃河大草原旅游文化節又是展示燦爛民族風情的新舞臺。
走進若爾蓋,就走進了美麗,走進了風景。可以枕黃河濤聲,觀日落牧歸,共水天一色;臥花湖棧道、看鷗翔鶴舞、任云卷云舒。還可以跨河曲駿馬飛身天際,入峽谷探白龍江源,尋找紅軍當年的足跡……
住在若爾蓋若爾蓋縣目前擁有1500個可接待床位,檔次不一,主要住宿地有若爾蓋賓館、大藏陽光酒店、香巴拉賓館、嶺嘎多飯店、黃河九曲第一灣帳篷賓館、仁青賓館、潘州賓館、紅梅旅館
關鍵字: 原始森林 若爾蓋 藏傳佛教 黑頸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