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山中游記(國慶)
峨眉仙山,自古以來名震華夏。2005年國慶長假期間,攜家與何兄一家到樂山、峨眉山一游。
峨眉山素有“天下秀”之美稱,我們在山腳的路邊小店邊吃邊望著那青黛疊障的山巒,在寧靜的早晨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這次游峨眉,我們選擇的路線是: 報國寺-(乘車)伏虎寺-(乘車)兩河口-(乘車)萬年寺車場-(乘索道)萬年寺-(步行)清音閣-(步行)洪椿坪-(步行)清音閣-(步行)五顯崗車場-(乘車)峨眉山市內。
首先經過“天下名山牌坊”,正面是郭沫若題寫的“天下名山”四個蒼勁渾厚的大字,給人的第一感覺門面很漂亮、很大氣。牌坊是仿明、清代建筑,飛檐翹角、高大挺拔,尤其顯得古樸典雅,據說這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兩側的樹木整齊蔥郁,在這里向遠處眺望,群山云霧繚繞、重巒疊翠。峨眉仙山近在眼前。
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景點報國寺,報國寺坐落于峨嵋山麓,是山下最近的一座寺廟,它是進峨眉山的第一站。而且也是峨眉山最重要的佛教寺院,峨眉山的重大佛教活動基本上都是在該寺舉行。如果你想燒香拜佛,許個愿還個愿什么的,找到這個寺絕對沒有找錯地方。它的地理位置恰好處在登山的必經之處。離開報國寺,有兩條線路可以上山。一是經伏虎寺、清音閣等直達金頂;二是經萬年寺達金頂。報國寺建于明代,為全山八大名寺之一,全寺規模宏大。共有四座大殿,均建于清代,從前至后,分別是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經樓。依山而建,由低到高,氣勢宏偉。到報國寺有三個地方可以看看:一是欣賞對聯和牌匾;在七佛殿內一面墻上至今還留下1935年蔣介石先生留下的手跡:“精忠報國”。二是觀賞寺門正對的小山上有一鑄于明代的蓮花銅鐘,重量達10余t,鐘身鑄有7、8萬個字,刻有佛教經文以及歷代帝王和高僧的名字。三是報國寺的佛教齋飯享有盛名,可惜我們是早晨去的,沒有這個口福了。
離開報國寺,我們乘車來到第二個景點-伏虎寺,伏虎寺群山起伏,據說寺外的杉、柏樹及楠樹多達幾十余萬株,夏天綠蔭成片,令人神清肌爽。最為神秘的是,寺中幾處殿宇雖然被參天古森所覆蓋,屋頂卻終年不見一片落葉,因此清朝康熙皇帝曾經題賜了“離垢園”的額匾。據說是特定的地勢所形成,伏虎寺剛好處在山上的風口地帶,一年四季風都比較大,自然清掃了屋頂上的落葉。寺廟深藏于茂密的叢林之中,極富神秘色彩。由于偏僻、幽靜的環境,在抗戰時期,蔣介石的軍訓團和四川大學的文學院、法學院也曾遷到此處。寺中的景點主要有正殿外立有華嚴寶塔亭,亭中有座高達6米的紫銅古塔。據統計,塔身鑄造有佛像約5000余尊,以及《華嚴經》字。此外寺外泉邊有桫欏樹,在峨眉山又名峨嵋樹蕨,非常少有、珍貴,是距今1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的植物中至今僅存的幾種之一。
出伏虎寺大門,與表哥他們相遇。本來約好一起上山,由于我們在樂山耽誤了,他們早一天上峨眉。只好就此別過,分道揚鑣了。
乘車經兩河口到萬年寺停車場,乘空中索道覽車到萬年寺,本來我們的線路是到萬年寺后再到清音閣,不再返回。但在萬年寺停車場買空中索道覽車票時,賣給我們的是往返車票,白白地浪費了一趟覽車錢。有兩方面的責任,一、我們沒有將游覽意圖、去向,向售票的講清楚;二、售票的裝糊涂。
萬年寺也為峨嵋山八大寺廟之一,與金頂一樣建有登山觀光索道,很多人都把萬年寺作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點;另外一些則把這里作游山結束的終點。萬年寺始建于晉,原稱普賢寺;唐時更名為白水寺;宋時又更名為白水普賢寺。明代皇帝為給太后祝大壽,又改名為圣壽萬年寺。寺內建筑歷經風雨,多為毀損后所重建,唯獨寺內的無梁磚殿至今尚存。磚殿仿印度寺廟形式,上為半球形屋頂,下面為正方形殿堂,暗合“天圓地方”之意。全殿用磚砌成,通體無梁,全靠拱頂受力。幾百余年來,歷經多次地震,至今絲毫未損,被稱為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跡。磚殿內頂飾有飛天圖案;殿內四周為環形佛龕,供奉小鐵佛300多尊。殿中供奉的普賢騎象銅像,尤其珍貴,為公元1000年前在成都鑄造,耗費黃金三千兩。銅像比例勻稱,鑄工精良,令人百思不解的是,在一千多年前,這尊重達62噸的銅像在鑄造成之后,是用什么運輸工具弄到這山上來的。普賢騎象銅像為國家一級文物。很多游人到了萬年寺都要用手去摸一摸銅象,希望帶給自己好運喔。無梁磚殿后側有著名的“行愿樓”,內供萬年寺三寶:佛牙、貝葉經和御印。佛牙為明代國外友人所贈,據科學家鑒定,為古代劍齒象化石。貝葉經現在已十分稀少,為明代暹羅(今泰國)國王所贈,上書梵文(古印度文)《法華經》。御印為明神宗朱翊爻賜建無梁磚殿時所賜。 從萬年寺到清音閣有20余里崎嶇的山路,沿途景色秀美,峨眉山素有植物王國的美譽,很多稀有植物、奇花異草都能在這里見到。 這20余里山路,全是石板砌成,走著走著有的就漸漸走不動了,吵著要乘滑桿,爬山就是要爬,邊走邊看,邊走邊欣賞風景,乘滑桿匆匆而行,無異于走馬觀花。因此遭到了同行的大多數人的反對。這時時間已到中午,肚子也感饑餓,于是在路邊小吃店草草吃點東西,已增加體能。之后步行至清音閣。
清音閣地處峨嵋山的交通樞紐,也是一個著名的景點。上可經洪椿坪等處直至金頂,左行可經白龍洞到萬年寺,右行可達中峰寺、玉液泉等處。這里除幾大寺廟外,附近還有不少農家旅舍。清音閣位于峨嵋山兩大水系―――黑龍江與白龍江匯流之處。黑龍江主要流經武巖地區,水色深碧;白龍江主要流經石灰巖地區,水色如玉。兩江匯流處恰有一塊菇型的牛心狀玄武巖形態奇特的牛心石,甚為奇特。
我們在清音閣稍事休息,繼續爬山,經過白云峽“一線天”,“一線天”的地理狀況是由流水溶蝕石灰巖而形成的狹窄的山谷。峽谷中只有一條木道可供行人通行,是拍照留影的好地點。“一線天”及附近的溪澗,水質極清,鵝卵石散布水中,波光粼粼,格外迷人。
經“一線天”再往上不遠,來到了集科學研究、自然生態觀光、人猴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野生猴區―――猴山。景區范圍據說約10萬平方米,在茂密的樹叢中,建有400多米長的棧道,以及若干廊橋、索橋和觀景亭臺。數十只猴子出沒其間,或互相追逐,或攔路向人索取食物。游人可在進入猴區前向當地出售猴食的小販購買花生等小食品,作為預備喂猴的食品。 對于較為膽小的游人,進入猴區(金頂以下、清音閣以上)之前買一根竹杖在手是有益的,至少心理會有一分依靠,仿佛手持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但游人萬萬不可主動攻擊猴子,游山本是陶冶情操的雅事,千萬不可把雅事做成了俗事。況且真要是惹惱了潑猴,你那一根棍子是不太管用的。 猴群活潑好動,要在此拍照留影的游人最好先準備好相機,用大光圈,快速度注意抓拍。特別要注意的是,喂飼猴子的食物要事先拿在手上,切不可當著它們的面從背包或衣服中拿出來。否則當心背包或衣服被猴子奪去就麻煩了喲。這些猴子天生玩皮,極有靈性,由于眾多游人的調逗,已見多識廣,見怪不驚了,尤其是模仿能力比較強,常模仿游人做出些令人發笑的動作和姿勢,引起游人很大的興趣,帶給游人很大的樂趣,再就是特好吃,口味很高,食物差了還不要呢,所以小朋友更是高興得不得了,爭著喂猴子食物。到峨眉山一定要去猴山游玩一番。
游完猴山,已是下午五點半了,今天的游程計劃已完成。這時已是饑腸轆轆,于是匆匆趕下山去,再返清音閣,至五顯崗停車場乘車返回市內吃晚飯。這時,爬了一天的山,個個都很疲倦,特別是慘了一雙腳,有的人走路一瘸一瘸的很象是打了敗仗的殘兵敗將。
關鍵字: 入猴區 峨眉山 報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