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藏北線背包自助游記-馬尼干戈篇
從雀兒山口向東不遠就是新路海,她緊臨川藏公路,湖面海拔4040米,平均深度10米,最深處15米,湖水來自雀兒山冰川和積雪消融,是典型的高山湖泊。新路海藏語名為玉龍拉措,玉龍是傾心,拉措是神湖。相傳藏族英雄格薩爾的愛妃被這里的湖光山色和幽靜環境所吸引,徘徊湖邊流連忘返,她那顆眷念美麗河山的心沉入了湖底。這汪美麗的湖泊隱蔽在深山叢中,因川藏公路的開通而昭然于世,又因這條大道而得名,原來的藏語名反而逐漸被人們淡忘。
新路海風光
新路海及周邊生態原始、完整,集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于一體。公路邊有一座特為游客攝影搭建的觀光臺,從這里望去,正前方山頂冰川閃爍、白雪皚皚,蔚為壯觀。湖泊周邊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樹、杜鵑樹和草甸環繞,一座白塔在墨綠的樹林中隱現,近旁淺水中恰到好處地布滿很具觀賞性的石塊,較大的巖石上刻滿了色彩斑斕的六字真言,最大的足有一間房子大。牦牛散布在金黃的草灘上,悠閑的吃著草。觀景臺邊的宣傳板介紹,周邊森林草原中棲息著黑熊等20多種動物,這里還是四川省白唇鹿自然保護區。藍天白云、草灘金黃、湖水碧綠,湖邊山坡上紅黃間雜的樹與灌木倒映在湖水中,儼然一幅巧奪天工的山水畫。
從新路海到馬尼干戈的公路上,遇到了磕長頭到拉薩的朝拜者,他們穿著深紅的藏袍,胸前掛著皮圍裙,兩個手掌上各捆著一塊木板,額頭上包著紅布。每走三步就將雙手舉過頭頂,并和為一處,從胸前劃到腹部分開。在彎腰的同時兩手撐地再俯臥,胸部著地,手掌的木板沿地面向前滑行,額頭觸地,手掌再劃圓回到身體兩側,就像蛙泳中的劃水動作。然后用雙手支撐跨步起身,向前走三步,周而復始。整個動作一氣呵成,非常連貫自如。他們機械地重復著自己的動作,眼睛直直地注視前方,全然不理會身邊飛馳的汽車,和游客好奇的目光。羨慕他們有信念的支撐,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很可憐,在忙忙碌碌、渾渾噩噩中度過的每一天,究竟為了什么?停下車,我將口袋中所剩余的零錢,都給了朝拜者。他們只是點頭接過,甚至沒有停止誦經。在藏族理念中,這些錢并不是施舍給了朝拜者,而是借助他的手,獻給了佛祖,朝拜者是在替我們受苦和祈禱。
磕長頭的朝拜者
忽然想到,他們才是真正腳踏實地,用軀體丈量了川藏路。我宣稱自己走過了川藏線的全程,走過了嗎?我只是坐在4個輪子的汽車上,浮光掠影地瀏覽了沿線風光,與坐在家里從電視上瀏覽,并沒有本質的差別。我想這也就是現代都市人做事浮躁的一個緣由吧。
我與小z展開討論,藏民祈禱是為了來世不再受苦,如果現在給他一大筆錢,他會馬上停止朝拜,享受現代生活,還是會繼續前進,并將錢捐給神靈。小z認為會是前者,而我傾向于后者。探討當然不可能有結果,事后我想,抑或他們會二者兼顧,拿出一半改善生活,捐出一半供奉佛祖,祈求來世繼續幸福。
馬尼干戈,藏語“雕刻瑪尼石的地方”的音譯,由于沒有明確的漢語含義,是個不太好記的名字,但卻給我似曾相識的感覺,第一次聽到后就牢牢記在了心底,是否我的冥冥前世與這里有某種牽連?
馬尼干戈是個三叉路口,東連四川盆地,西北可達青海玉樹,西南去往西藏拉薩,歷史上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這里是過往人們,特別是馬幫的重要食宿點。在沉默寡言的荒涼高原上,這個只有幾排房子的西部小鎮很是顯眼,有吃有住,還可以補充燃料。鎮上主要居住的是以游牧為主的康巴藏族,個個彪悍粗獷,飽經風霜,所以馬尼干戈有中國西部牛仔城的稱號。
在拉薩聽了小x繪聲繪色的描述,在我心中已經定格了這個西部小鎮的形象:一個康巴漢子騎著紅鬃烈馬,手握長長的套馬索,從荒原疾馳而來,在小酒館前滾鞍下馬,坐在原木桌凳前的康巴女人起身,默默地遞過一碗青稞酒,漢子接過一飲而盡,輕輕將碗放回桌上,簡短地說了一句什么,女人點點頭,漢子翻身上馬,絕塵而去……。我的想象真實嗎?很快就要見分曉,心中涌起一種莫名的激動。
在汽車前方出現了一片房子,小z告訴我,那就是馬尼干戈。興奮地打開攝像機,我要錄下完整的一切,向我的朋友們介紹原汁原味的西部風光。右側山坡上有一排白塔,左側則是一所漂亮的希望小學。靠近公路的草場上有十多個身穿袈裟的喇嘛席地而坐,似乎正在辨經。草場上只有牦牛,沒有見到牛仔,也沒有紅鬃烈馬,卻看到停著一輛摩托車。
房子越來越近,越來越多,鎮內臨街基本都是兩層的仿藏式水泥民居,底層是商鋪、飯店和旅館。街上的行人不多,漢服和藏袍參半,叉路口聳立著10多米高的廣告牌,宣稱德格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向東通往四川的街道兩邊還在大興土木,一排整齊的兩層鋪面已經基本成形,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即將投入使用。街邊小販告訴我,旅游業的宣傳使馬尼干戈已經成為一個知名品牌,大量游客蜂擁而至,所以必須提高接待能力。望著這一切,我關閉了攝像機,心中默然,這是馬尼干戈,但沒有康巴漢子與烈馬,沒有藏式古舊的樓房寺廟,沒有通往荒遠和雪域的路,還能稱得上是西部牛仔城嗎?
繼續東行,道路兩側是金黃的草甸,旁邊有青翠的河流,抬頭望見的是皚皚的雪峰。每隔一段就會出現幾頂帳篷,周邊散放著羊群,猛然看到白馬上騎著一個康巴漢子,手中沒有套馬索,卻拿著一條馬鞭。從中還能解讀出些許西部牛仔的韻味,略略填補我心中的遺憾。
草灘上的牛羊
離開馬尼干戈,穿過甘孜,就進入80公里的攝影長廊。翼虎孤單地走在一望無垠的荒原上,沿途基本沒有人煙,甚至很少見到放牧的牛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臺對面來車,拖著長長的灰塵,給荒漠帶來些許生機,隨后又恢復死一般的沉寂。太陽逐漸靠向西方的山顛,道路隨著山坡緩慢起伏。在較高處可以看到遠處的群山和山谷的全貌,在低洼處看到周邊山峰在夕陽的映襯下,剪影般的輪廓體現著落暉的蒼涼。
晚上9點鐘,到達爐霍,至此我已經完成了計劃中的全部景點,開始返程。明天我們將在馬爾康分手,小z他們繼續向北,去往當年紅軍走過的紅原草地,而我將獨自向南,換乘長途車,經過理縣、成都飛回深圳。
連續幾天奔波,大家都疲勞至極,特別是他們兩位,終于可以睡個好覺,約好8點出發,明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中午趕到馬爾康,沿途景色也很美,但與甘孜到爐霍相比,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也沒有著名的人文景觀需要停留。路況不錯,264公里預計4個半小時可以到達。
12點半到了馬爾康,毛主席及中央紅軍機關曾在附近的卓克基停留一周,并在土司官寨召開會議,我們計劃如果可能就去會址掃一眼。吃飯時老板娘告訴我,去成都的班車每天早上發車,此后只能乘到理縣的車,轉車趕往成都,到理縣的末班車是12點半發車。聽到這個消息,趕緊吃完飯,來到長途站,已是空無一人。駕車狂奔,追到梭磨才趕上班車,遺憾的是班車已經滿員,國慶期間,司機不敢超載。繼續前進,到了去紅原的三岔路口,不得不下車,與小z夫妻依依不舍地道別,目送勇敢的翼虎飄然遠去,我又恢復
關鍵字: 摩托車 雀兒山 馬爾康 馬尼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