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我的神往
四姑娘山——我的神往
文·攝影· 李同全
我曾多次到過成都,在成都市能經常見到寫有藏文的標牌、標有[藏]字牌照汽車和穿有藏服的少數民族同胞……因而給我印象是,到了成都就意味著離西藏高原不遠了。
“走進西藏 /也許會發現理想 /走進西藏 /也許能看見天堂/ 走進雪山 /走進高原 /走向陽光”,可能由于自身的職業特點,每當我聽到李娜演唱的《走進西藏》、《青藏高原》,便在我心中勾勒出整個西藏的印象,尤其是詞曲家張千一那精練至極、委婉動聽的歌詞和旋律帶來的那種遼闊,奔放,神圣,純真的感覺,讓我曾經久久陶醉,陶醉在悠揚的歌聲,沉浸在透明的藍天,透明的云……
正是這樣,2005年春末利用一次到成都外出的機會,我們一行四人自費包了一輛中巴前往四姑娘山(同行的還有三位香港客人)。大概是旅游淡季,經過與旅行社經理的口舌論戰,最終以每人700元的價格談妥了四姑娘山三日游的行程(若是旅游旺季需千余元呢)。由于我們四人均為攝影愛好者,到四姑娘山拍攝,是我們最美好的夙愿之一。我們帶上各自的canon、nikon等家伙,再準備好數碼伴侶、多塊電池和充電器(考慮到氣溫低耗電),就等著踏上神往的行程了。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境內,是邛崍山脈的最高區,群峰巍峨,風光旖旎,融雪山、森林、冰川、海子、以及民族風情于一體的高原圣地。主峰海拔6250米,秀出群山,景區內分為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和四座高低錯落的山峰,這四座山峰被藏民喻為四個姑娘,其主峰最高、最美。四姑娘山主峰頂部終年積雪,西部是川西北高原地貌景觀,有現代冰川和保存完好的古代冰川遺跡,東面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風光秀麗。四姑娘山以aaa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吸引著國內外的游客絡繹不絕地來到她的身旁。
一、路經臥龍區
5月12日早上6點一過,旅行社車就來接我們了因為走的盡是山路,我們很關心車質和司機的駕駛素質,當我們看到嶄新的豐田中巴和40歲左右本地汽車司機以及家在四姑娘山居住的藏族導游小伙時,我們懸著的心稍微放了下來。我們離開成都,路經郫縣、都江堰、映秀、耿達,周邊的群山合力擁托著岷江從雪域走來,川流不息的江水就陪伴在我們身旁,時而洶涌,時而平靜地流淌著。
從成都到四姑娘山有200公里路程,坐車需要五、六個小時。路上所經過的第一站就是都江堰。穿過都江堰市區以后,汽車就基本是沿著岷江而行了。岷江就發源于阿壩州的九寨溝,在經歷了落差數千米,馳騁幾百里的流瀉以后,岷江在此進入了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這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后的涓涓細流匯成的綠水,千百年來澆灌著巴蜀大地。
從映秀鎮開始汽車就沿著臥龍河行駛,兩邊是高深的峽谷。由于海撥尚低,這里的大山和溝壑都被綠色的植被所覆蓋,雖然視野有限,但眼前是綠色的世界,仍使人覺得心曠神怡。汽車沿著蜿蜒的山間公路捷弛,一會兒緊靠河邊,一會兒稍稍離得遠些,一會兒幾乎與水面一般齊平,一會兒又稍稍地鉆到半高處。
為我們開車的張師傅和導游是親戚,這輛新車剛剛買了半年,主要是和旅行社合作專門跑九寨溝、稻城和四姑娘山等地。張師傅很愛說話也很喜歡音樂,一路上不停著放著西藏風情的音樂,也許是新車的原因,音響的質量還蠻不錯呢,無論是悠揚動聽的音樂,還是汽車窗外匆匆閃逝的美景,伴隨著微風吹著張師傅掛在車窗前芭蘭花的幽香,讓我們陶醉在視覺與聽覺的審美愉悅之中。
汽車依然沿著河谷前行,不遠處的一個竹牌樓和幾幢別致的小屋顯得特別引人注目,近前一看,才知道前方正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位于汶川縣境內,包括臥龍、耿達兩個鄉,是四川省直轄的一個特區。從四姑娘山進入是耿達鄉,出口則是巴朗山區的臥龍鄉。臥龍保護區內有各種珍貴植物、獸類和鳥類,屬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就達幾十種。臥龍自然保護區已列為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設有大熊貓研究中心和大熊貓野外生態觀察站。
十點半在臥龍吃飯后,便要開始翻越海拔5040米的巴郎山,汽車沿盤旋曲折的水泥國道爬升,隨著高度的變化窗外的植物種類也漸漸有了變化,由高大的樹木、矮小的灌木、高山草甸、直到寸草不生的峰頂區域的風化碎石坡,有可能是剛吃過飯或是海拔的原因,坐在汽車后排的我感到有些頭暈,我和坐在張師傅旁的同事小郭調換了座位,車子一翻上巴朗上,我再也沒辦法不去看窗外的景色,眼前全是連綿的雪山,峻峭的巖壁,滿山可見牦牛,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牦牛,真是讓我興奮不已。我搖下車窗拿出n家伙,用速度優先(1/1000)以連拍的方式,猛“掃”不停。沿途不斷映入眼中的牦牛、瑪尼堆、石片屋等景物散發出的濃郁“藏味”,告知我們已身處藏區了。隨著盤山路不斷的上升,張師傅看著我昏昏欲睡的樣子不時的提醒我不要睡覺,他是怕我因缺氧暈著。巴朗山的盤山公路太美了,望著窗外湛藍的天空、雪皚皚的山脈和蜿蜒不見盡頭的山路,頓時讓我暈感睡意一掃而光。眼前的景致真實地讓我領略到什么是西藏風情,我忍不住一再和張師傅說(應該是央求),開慢點兒,我把車門鎖緊,拿著相機從車窗中探出大半個身子狂拍不已,當時我滿腦子只想著是暴光、構圖和速度(在光線反差大和汽車的行進中這三要素尤顯重要),我發現汽車走彎道時,不僅速度相對慢一些,而且構圖的透視關系也比較好,于是我充分利用這一點拍了不少得意之作,這其中有雪山公路旁的野牦牛、云海、雪山和盤山路。看著我興奮的樣子,坐在后排的小郭真的很后悔不應該和我換座位,因為后邊拍攝的視角有限、顛簸的厲害,不利于拍攝。
二、翻越巴朗山從臥龍鎮到巴朗山埡口還有相當的路程,路邊的景色依舊,還是高聳的大山,濃綠的植被,沿著溪流蜿蜒的公路。這邊上的小溪叫巴朗河,也算是岷江的支流之一,巴朗山的冰雪融化后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流淌,一條向東就是這巴朗河,另一條在山的那一邊。
巴朗山海拔<st1:chmetcnv unitname="米" sourcevalue="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body></html></p> </body></html>
關鍵字: 四姑娘山 大熊貓 都江堰 阿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