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背包客下四川(七)感受古鎮
五通橋鎮
五通橋距離我們要去的古鎮羅城和西壩都不遠 , 環境也比城市幽靜,所以,游過樂山的當日下午,就在大佛寺外乘公交車到五通橋住宿。我們住進了座落在岷江邊的人和賓館的六樓,這里觀景效果不錯:窗外的五通橋鎮背山臨水,山青水秀;寬闊的、水量豐沛的岷江穿鎮而過,將古鎮分為兩部分并由五座形式各異的大橋相連通,據說鎮名由此而得。這是一個比較繁榮的大鎮,街道上人與車熙來攘往,尤其是絡繹不絕的三輪車,已成街上一道風景,是最方便、廉價的代步工具,一般 2 - 3 元就能解決問題。旅館、招待所不少,小飯館也多。五角錢一小盤的素菜、涼拌菜,一元就可隨意吃飽的米飯和稀飯(一般有好幾種)對旅行者來說,可口又實惠;肉食和葷菜的味道不錯也不貴。在這兒生活了兩天,從接觸到的人們來看,感覺此地民風純樸。
五通橋的古韻已相當淡薄了,岷江上堅固整齊的條石駁岸、時尚的大橋,還有高樓林立的街區和鱗次櫛比的時裝商店 , 處處都展示著今日的五通橋早已舊貌換新顏。只有江邊那些枝葉繁茂的百年大榕樹,在俯下蒼古的身軀向人們訴說著古鎮悠遠的歷史。
五通橋鎮
江邊古榕樹
寬闊的岷江
二、羅城古鎮
一夜小雨,早上依舊淅淅瀝瀝的,我們打著傘出發了。五通橋沒有去羅城的班車,只能坐三輪到鎮邊的三岔路口等候樂山至羅城的班車。在一個簡陋的雨棚下站了二十多分鐘總算盼來了車。乘客很快就坐滿了,只有我們兩位是游人。雨下個不停,本就坑坑洼洼的路越發難走了。一大段土路真成了“水泥”路,汽車艱難地在泥漿中爬行,就像一條擱淺的大魚擺來擺去的。司機讓全體乘客都集中在車廂的尾部,才算安全駛過這段路。一個多小時后到達羅城汽車站。
下車后直奔目標——船形街。這條據記載有 380 年歷史的古街保留得還算完整,透著古舊的氣息。其結構很特別:約 200 余米長的街道兩端窄,往中間逐漸加寬,最寬處約有 10 米;街道上只能行人,車輛無法通行,因為在最寬的中心位置上是一座高大的戲樓;街兩邊建有寬敞的平房,房屋上方一律是約 3 米寬的涼篷,貫通了整條街道,所以人們把這條街叫作“涼廳街”;其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形狀很像一條大船,因而又叫“船形街”,若能從空中俯視,這條“船”會更加逼真。小街的房屋多為店面,主要經營小吃、小百貨、竹編器具和茶館。店里顧客很少,可茶館里和涼篷下卻有不少人,或品茶 、 聊天,或玩著一種長條形的紙牌。在陰雨連綿的日子里,他們也過得這般安 閑自在 !
船型街中心戲樓
船型街
為何要建造如此奇特的街道?我感到好奇,因當時雨大,未及訪問當地居民;只是猜想當初住在此地的居民可能是一些生活富足的大戶人家,他們有豐裕的經濟條件修建這樣高大的房屋和整齊、有篷的街道,避免了風吹雨打太陽曬,還把戲樓建在街道中心,滿足了全街人足不出戶都能看戲;為了看戲時互不遮擋視線,就把街道建成了兩端窄中間寬的船形,設計得多巧妙啊!(以上純屬想象,不足為憑)
從船形街出來,立刻去尋找久負盛名的“羅城牛肉”專賣店。轉了一大圈才在一條小街的盡頭看到了它,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羅城牛肉味道濃香、肉質緊密,并不像其它牛肉干那么發硬、纖維化,而是老少咸宜!與張飛牛肉相比,我更喜歡羅城牛肉。店里擺放著六種口味的產品,我們選購了幾種,都是 10 克左右的真空包裝(店里有 10 克到數公斤重的不同包裝),買了一大袋。不光為品嘗,也為旅途應急之用。我們的經驗,肚子餓了,只要兩小袋牛肉干外加幾塊奶片就是一頓很管用的飯;而且這種小包裝便于攜帶,方便取食,可避免病從口入。買過牛肉,感到又冷又餓,于是在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熱乎乎的牛肉湯面,每碗才 2 元錢,味道還行。吃罷,又頂著小雨去汽車站等車返回五通橋。
三、西壩好人 第二天我們去西壩鎮。五通橋到西壩沒有直通車,需先乘小面包車到岷江邊再擺渡到對岸的西壩。 5 月 13 日在賓館吃過早飯坐三輪到五通橋鎮的鐘樓(一座頂上有大鐘的樓房 ),換乘開往碼頭的小面,約十分鐘到碼頭,又買了船票。江邊停靠著一條很大的平板渡船,我們上去坐在長木凳上等候開船。陸續上船的都是當地人,挑籮筐的、推自行車的、騎摩托車的、扶老攜幼的……,看來不填滿所有的空間船是不會開的,耐心等吧。不久,看見一位 60 多歲的白發女士走了過來,她穿著整潔,舉止文雅。船上已沒有座位了,我往一邊擠了擠,請她坐下。在等船的過程中我們聊了起來。知道她是西壩中心小學的退休老師(事后打聽到她姓黃),住在五通橋,今天去西壩參加同學會。當她得知我們兩位遠道而來的老人要去桫欏峽谷時,臉上頓生難色。關切地說:“路上要注意安全啊,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們是來旅游的,就說是來西壩探親的。”還說:“桫欏峽谷離西壩還有五六公里路,沒有交通車,一般都是坐摩托車去,很不安全。”她沉思了一會又說:“等一會我要去開同學會,不然我陪你們去。我老伴的侄兒倒是在那里,可怎么通知他呢? ” 看著她著急的樣子,我們就安慰她說:“我倆走了不少地方,不會有問題的,您放心!”她卻堅持說:“我得想辦法找人帶你們去!” 下船后,我們三人一同走進西壩街區,見一位騎摩托車的中年人迎面過來。黃老師急忙攔住他,向他說明緣由并請他一定要幫我們安排交通工具。原來他是西壩高級中學的老師(后來得知他姓李),今天是來此赴約的。他略微遲疑了一下,就爽快地答應了,黃老師這才放心地與我們道別。我依依不舍地一再回頭向她招手,望著她的背影,完全是一種至親親人的感覺!我們隨李老師一起步行到西壩鎮邊緣的度假村,他跑前跑后地忙了一陣也沒找到車,不巧摩托車又發動不起來了,他就推著車去鎮政府想辦法。由于恰逢周末,又是雨后,大家都在家休息,找不到熟人。后來他又打電話托朋友費盡周折才找到一輛桑塔納。他帶著車來找我們,向司機安排好往返事宜、看著我們坐進車里、車開了才離開。為給我們找車,李老師奔波了將近兩個小時!坐在車里,我心緒起伏:我們何德何能,在這陌生的地方,受到萍水相逢的兩位老師如此的厚待?何以為報?何以為報? 戴眼鏡者為可敬的黃老師 司機是位不足 20 歲的男孩,話不多。車開到景區附近,我們跟他商量:“請你等我們四五十分鐘好嗎?”他卻說:“你們別著急,慢慢玩。只要玩得開心,等多久都行。”我們以比較快的速度邊賞景邊拍照,出了峽谷也接近兩個小時了,再坐小司機的車回到西壩。西壩豆腐是享譽四川的名吃,應我們的要求,小司機直接把我們送到此地最有名的“方德飯店”。按規定,車費往返是 60 元;我們覺得小司機服務熱情周到,為我們花費了近 3 個小時,就付他一張百元鈔票,讓他別找零了。可他卻跑到附近換成零錢,又回到飯館退回 40 元。經過一再推讓,他才勉強又收了 20 元。 這次游西壩,不僅觀賞到桫欏峽谷的美景、品嘗了西壩豆腐的美味,更感受到了西壩人的美德,它將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當今的社會讓人們耳聞目睹了太多的丑惡,人際交往變得復雜、困難,信任危機使人們謹小慎微,增加了許多精神負擔,降低了享受生活的樂趣。我們卻有幸在這個小鎮得到這些好人熱誠慷慨的幫助,感受到世界是這樣的美好。我想: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盡一己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可能就是對他們的最好的回報
關鍵字: 五通橋 摩托車 牛肉干 面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