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清朝科舉考試之地
探秘清朝科舉考試之地
逛了街,我們去貢院,看看清朝時代的高考是怎么考的,有沒有現在的高考繁雜。貢院,又稱作“考棚”,是科舉時代仕子應試的考場。閬中貢院在閬中古城內學道街,是清朝鄉試的地方,所以又叫“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貢院的俗稱。科舉制度是封建王朝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我們現在的高考分文科和理科,清朝時也是分文武科考試選拔文官和武官。明清時,閬中代行四川臨時省會十年,在這里共舉行鄉試四科。順治九年(1652年),因全川未靖,四川省省會暫駐閬中,并在此舉行了甲午、丁酉、庚子三科考試,貢院即是當時的考場。省會遷徙后,閬中貢院考棚又作縣試、府試場所直至廢除科舉制度。閬中貢院為清嘉靖年間所重建的,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組成。三進四合庭式建筑純穿斗木結構,房舍整齊規矩,高出街坊民居一頭。前院是考場,后院是齋舍,四周都是號房。考試時按天、地、玄、黃……編號,每間號房有進出小門一道。與大門相對的正廳是一樓一底的殿堂,是考官唱名、發卷、監考的地方。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走廊兩邊欄桿連帶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點。齋舍為一樓一底四合院,樓下庭院縱貫走向。 廊道兩旁的木欄上帶有飛仙椅。左右有兩排考室,各室相隔,飾以雕花。至今保護較好,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考棚之一。 游客在貢院里,可以裝扮成考生,成為中舉之人,自得其樂。那天是“5.12”四川汶川地震日,景點免費參觀。貢院里的游客特別多。 一進貢院,就看見那身著清朝服裝的“官員”在竊竊而笑。知道為什么嗎?我來告訴大家。當時,一位婦女進了貢院直奔兩位“清朝官員”面前,輕聲說:“我兒子今年高考,你們燒香的地方在哪兒?”當得知沒有燒香地時,那婦女極為不滿地咕嘟說:“啥子廟喲,連個燒香的地方都沒有,還是貢院,清朝的高考院!”那“清朝官員”忍不住笑了。于是,我拍下了他一笑。
閬中 (136)
閬中 (137)
閬中 (138)
閬中 (139)
閬中 (140)
閬中 (141)
閬中 (142)
閬中 (143)
閬中 (144)
閬中 (145)
閬中 (146)
閬中 (147)
關鍵字: 四合院 封建王朝 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