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山鄉一街子--四川崇州街子古鎮
承山靈水秀,聚物華天寶,天府之國曾孕育出許多各具特色的古鎮。歷史上,由于戰亂、天災,這些曾經璀燦的明珠大多已經面目全非;加之“文化大革命”和近年來的城鎮改造,古鎮風貌更是遭受到“建設性”的破壞。古街坊布局教完整、古建筑保存較多、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教濃厚的古鎮已屈指可數,而這之中街子古鎮確是算得上一顆獨具一格的山鄉明珠。它位于成都西面崇州,距成都70余公里,地處青城外山的鳳棲山麓,味江、白江兩江環鎮,風光宜人。正所謂山為薄云冠,水作青羅帶,山鄉秀色盡可期!
鎮口新建的停車場,讓游客既來之,則安之。遠處的青城山正敞開博大的胸懷迎接各方嘉賓。
鎮口的銀杏距今約千余年,相傳為唐代詩人唐求所植。左邊的字庫呈佛塔造型,建于1852年,是目前川西地區僅存的精美字庫。
歷經滄桑的老鐵匠,是否感嘆人類從鐵器時代邁向電子時代的步伐太過快捷?
水靈靈的櫻桃,正好平靜夏的熱情。
古街上琳瑯滿目的竹木制品,體現出山鄉的風土人情。
雞公車--是四川百姓為適應路窄坡多的地理環境而制造的運輸工具。隨著現代交通條件的改善,雞公車已退出歷史舞臺,圖中所呈現的只是為懷舊而制作的記念品,其尺寸也大幅縮水,也可作玩具一用。
匠心獨運的家傳木雕仿古家具店,為古鎮又添重彩。
湯麻餅是古鎮的傳統美食,香酥化渣、咸甜各具。鎮上經營者眾,惟此一家古風今韻,卓爾不群。
新風舒懷,山鄉秀色滌風塵
陳釀激情,古鎮甘露藏乾坤
香飄老臘肉,爽口野山珍。古鎮的的大廚們不僅做得一手絕好的傳統川菜,更能用傳統的原料做出各鐘獨具一格的創新菜品,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清靈山鄉的新鮮野菜,正應了當代“生態、美味、營養、獨特”的餐飲思想。
川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戲臺上現代藝人們的精彩表演令觀者無不動容。
戲中生死離合劇,人間冷暖悲歡情。
曲徑通幽處,碧水繞人家。白江廊橋不僅是古鎮居民風云際會的議事堂,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風送花馨,魚翔淺底,遠處青岱連古今。
清澈的味江照映著天真稚趣,秀美的山水消解著塵世的疲憊。
古鎮長街,不染一絲鉛華!
歷史的痕跡與現代的風貌交相輝映。
關鍵字: 傳統文化 家具店 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