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的是一般的飯菜,土豬肉炒竹筍、牛肉炒木耳,嘗試了下苗家的油茶。
住:融水三友賓館,標準間80元。
景點:融水苗寨
典故:融水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北部,距柳州市約120公里,境內居住著苗、瑤、侗、壯、漢等民族。這里山青水秀,民族風情濃郁,風光如畫的貝江和兩岸的苗寨、多彩的苗族歌舞、緊張激烈的苗家斗馬、奇異的婚俗、別具一格的苗家吊腳樓、絢麗的民族服飾、饒有情趣的民族餐等等,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
融水苗山旖旎如畫的風光,有巍巍的元寶山、莽莽的林海、飛瀑、深潭和幽洞。清清的貝江水,伴有“貝江飛虹”——鐵索橋,還有壽星巖寺廟等景觀。這里是天然的動植物園,第四紀冰川的孑遺植物“廣西冷杉”200余株,是新發現的稀有珍貴樹種。
備注:寨子里每家都會養狗,在寨子閑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描述:前幾日難得休假,一行人來到了柳州的融水苗寨。一路上風景很好,路邊大片大片的,有稻田,更多的是莽莽蒼蒼的蔗林。途中,有大捆大捆的甘蔗豎在路旁,卻不見人影。經過了差不多五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到了了融水——苗民聚居的自治縣。隨便在一家小店吃了普通快餐,小菜都是旺火現炒的,味道不錯。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在這個寨子里閑逛,這是一個人跡稀少,非常原始的村落。寨里的房子都集中蓋在山腳下,寨子對面是一條河,叫“貝江”。
苗家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木頭造成的,而且看上去都是年代久遠、歷盡滄桑了。苗寨的村民就這樣依著青山,傍著綠水,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村子雖然很古老,但是現代商業文明多少都會對這里有些影響,在有些墻上依然殘留著現代商業廣告的痕跡,而且這很多人都穿起了漢族的服裝。但從很多地方還是看出了這里與現代文明的差距,如他們住的房子:上下兩層,上面住人,下面住牲口;墻上的標語“分娩有危險,最好去醫院”等等都反映出了這里與現代文明的差距。
晚上在寨子里有歌舞表演,苗寨里有苗王,是苗寨中比較有權威的,說得上話的長輩,晚上的歌舞表演就是苗王在縣里請的老師回來教的,當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種很老的老人家拉,那時我就見到了苗王,很年輕的苗王(可惜當時沒和他照相,下次去再和他合影吧~),四十幾歲就做了爺爺,農村早婚的現象很普遍,居住在深山里的苗寨人也不例外。
第二天在上醒來聞著山間清新的空氣,心里說不出的愜意。上午我們打算又一下貝江,貝江兩岸是巍巍的青山,山上長滿了青青的竹子,江水清澈見底,河底都是白色的鵝軟石。電影《閃閃的紅星》當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美景就是在貝江拍的。
影片鏡頭中那滿山的紅葉、沿江兩岸的翠竹、隨波逐流的木排、回腸百轉的江河以及放排人的勇敢和自諾,從小便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腦海當中。而現在我是真的能親身泛舟于貝江之中了,此時此刻,真有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中午在寨子里簡單的吃了午飯,下午我們就回南寧了。
此行,沒有見到最典型的吊腳樓村寨,沒有欣賞到融水在傳統民俗節日(如斗馬節,龍舟節)里的風情,也沒有在苗寨度過一個月夜,去領略我在那幅國畫里看到的桃源月色,我走進的,只能算半個桃源。可我想,象人的一生一樣,一趟沒有缺憾的旅行,本身就是一個遺憾。更何況,人落塵網,身為形役,最美的桃源,其實并不在實實在在的風景里,而是在向美的心里。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