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魔幻之地布列塔尼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13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篷達旺
第五站:篷達旺小城——高更的純凈天堂
“我喜愛布列塔尼,當我的木底鞋在花崗巖地面上敲出回聲,我仿佛聽到了我在油畫中竭力追求的鈍重、濕暗,卻強而有力的色調。” 在高更的眼里,布列塔尼是一個尚未受到都市文明污染的凈土。他在這里發現老百姓家中常見的質樸的形象,發現了鄉間殘存的原始基督教藝術,他對此感到無比的親切,同時也感受到了那種原始宗教的神秘氣息。正是在這里高更完成了他一生中的許多重要作品。
高更在布列塔尼居住了5年,都是在篷達旺(pont-aven)這個小城,并在這里創立了著名的“篷達旺畫派”。高更在塔西提的最后歲月里,還一直追憶他在布列塔尼的日子,說那里是他的天堂。
如今的篷達旺小城是個藝術畫廊比磨房還多的地方,達旺河從鎮中緩緩流過,河的兩側一座座白色的磚木房子和老式的教堂錯落有致地掩映在綠樹叢中,鎮里的街道上畫廊一家挨著一家,幾座窄窄的小橋慵懶地橫跨在河上,岸邊散落的水車慢悠悠地轉著,仿佛時光還停留在當年……
19世紀末,很多畫家跟隨高更的足跡從不同國家來到這里,包括后來成名的 maurice denis、 paul sérusier等,著名的篷達旺美術學校也因此在這里誕生。這個大西洋畔的小鎮逐漸成為了國際藝術家的聚集地。穿過給很多藝術家帶來了靈感的bois d'amour花園,沿著一路上的指示,可以來到在鎮中心北面的建于16世紀的chapelle de trémalo教堂, 這里最出名的是一個木質耶穌十字架,高更就是看了它之后,受到啟發,創作了帶來藝術革命的印象派畫風名作《黃色的耶穌》,這幅畫后來成了篷達旺美術學校的經典作品。1886年,40歲的高更在篷達旺的狀態只能用“著了魔”來形容他對繪畫的熱情,他正是在這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關鍵字: 凱爾特人 布列塔尼 法國 色彩 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