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咸豐年間這里已開始大量生產,1933年前后為極盛時期,年產花茶達十五萬擔,當時,省內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開廠辦店生產和經營花茶的有80余家。福州花茶根據所用鮮花種類不同,可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 等等。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質最佳,素以花香濃烈而鮮靈持久,茶湯醇厚顯香,湯色黃綠明亮, 且耐泡等特色著稱。
花茶是精選優質烘青綠茶,配進香花經過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它以茶、花并艷,秀麗天成,香氣清汁愉快,滋味清遠醇和而久享盛譽。工藝:福州花茶分別以綠茶或烏龍茶加不同的香花,經過拼和、通花、收堆、起花、烘干、提花等多道工序窨制而成。據明代《茶譜》作者顧元慶記載;“木樨、茉莉、玫瑰……皆可作茶,請花開時 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氣全者,量其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其制作之考究,品質之優異由此可想而知。
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量近10萬噸,約占全市水果產量的-半。 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后,由于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福桔產地多分布閩江下游兩岸。深秋初冬時節,閩江兩岸層層綠樹,枝頭綴滿紅果,色彩斑斕絢麗,人們譽之為“閩江枯子紅”。
福桔大部分銷往東北、華北一帶。通過保鮮,上市期可達半年。
由于盛產(chan)桔(jie)(jie)子,福州古(gu)時常制桔(jie)(jie)燈(deng),寓以吉利、高升之意。桔(jie)(jie)燈(deng)的(de)制法(fa)是,在大顆(ke)福桔(jie)(jie)近蒂處(chu)平(ping)切,取出瓣肉(rou),留下桔(jie)(jie)殼(ke),用紅絲線穿過桔(jie)(jie)殼(ke)堤掛,再用小鋼絲扎成燭托放人(ren)燈(deng)中,插(cha)上(shang)小蠟燭,點(dian)燃后即成新(xin)穎(ying)別致、小巧(qiao)玲瓏的(de)桔(jie)(jie)燈(deng)。古(gu)人(ren)有不少詠(yong)桔(jie)(jie)燈(deng)詩(shi),如(ru)“阿儂(nong)巧(qiao)制赤球輕,到眼圓光分外明。記(ji)得看燈(deng)時節近,紅絲高揭照(zhao)人(ren)行(xing)。”著名女作家冰心曾作-篇散文《小桔(jie)(jie)燈(deng)》,寄托了對家鄉的(de)思念之情。
橄欖
橄欖是-種味道特別的水果,初吃時只覺得又苦又澀,而回味后卻覺得清香、甘甜。 橄欖別稱為“青果”。這是因為-般水果初生時是青色的,熟時變了顏色;而橄欖從生到熟。始終保持青翠的顏色。 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別韻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 橄欖還被稱為“福果”。這是海外華僑起名的,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橄欖產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公斤,25年后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公斤。每結-次果,次年-般要減產,休息期一至兩年。故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福州橄(gan)(gan)(gan)欖品(pin)(pin)種很多(duo),主(zhu)要有(you)檀香(xiang)、惠(hui)圓(yuan)、長營(ying)(ying)、羊(yang)矢(shi)(shi)等10余(yu)種。其(qi)中(zhong)檀香(xiang)橄(gan)(gan)(gan)欖碰牙即碎,清香(xiang)四(si)溢,食用最佳(jia),適合(he)鮮運(yun)外銷;惠(hui)圓(yuan)橄(gan)(gan)(gan)欖義(yi)名豬母(mu)欖、果大肉(rou)厚(hou),適合(he)加工成(cheng)較高級(ji)的(de)蜜餞系列產(chan)品(pin)(pin);長營(ying)(ying)、羊(yang)矢(shi)(shi)橄(gan)(gan)(gan)欖產(chan)量多(duo),可加工成(cheng)五香(xiang)橄(gan)(gan)(gan)欖、咸橄(gan)(gan)(gan)欖等產(chan)品(pin)(pin)。近年來福州的(de)飯(fan)店酒樓(lou)中(zhong),把生橄(gan)(gan)(gan)欖捶(chui)扁,用紅糟(zao)腌后上桌,風味獨特(te),很受歡迎(ying)。 福州橄(gan)(gan)(gan)欖產(chan)地主(zhu)要分布在(zai)閩江下游兩岸,以閩候、閩清兩縣的(de)產(chan)量最多(duo)。
荔枝
福建種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風,一時稱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聞天下,而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為最。
清代乾隆年間莆田人廖必琦這樣贊美家鄉的荔枝:“誰把芳名掛齒牙,方紅陳紫總堪垮,林間玉醞滋甘露,塵外仙羅散彩霞。厚味由來高兩粵,異香此際壓三巴,莆中尤是閩中最,烏石山前有幾家。”此外,在荔鄉莆田,據廖必琦記載,在他祖先莊園里曾發現奇特的品種,肉呈綠色而味甘。廖又詠詩贊曰:“有宋芳名何可當,吾家荔枝自成莊,君謨此日如增譜,記取新詩入錦囊。”詩中嘆惜蔡襄(字君謨)當時作《荔枝譜》時沒有記載這個品種。
荔枝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能活數百甚至上千年,福建各地至今還保存不少歷盡滄桑的古荔枝,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莆田城內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依然年年結果,核小肉厚,蒂實皆香。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