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天數:7日---9日 如沒有進行過高海拔適應訓練,要加2天高海拔適應時間,去的路上多住2天
線路難度:★★★★★★★
風物特點:高山草原+峽谷+河流+湖泊+火山+人文 唐蕃古道上的奇幻世界 蒼茫雄奇 神秘壯麗
適合時間:普魯河谷為泉水河,原則上一年四季都可以走,但冬天太冷,盛夏時偶然會因雨有洪水,5月--8月下旬為最佳
線路長度:190公里
徒步起點:于田縣普魯村
徒步終點:于田縣普魯村
徒步內容:高山草原+峽谷穿越+高海拔徒步+近100次的過河(一般跳石頭)+火山攀登
于田普魯--阿其克庫勒火山gps點位
第一天營地 n36°03′02.8′ e81°27′48.29′
第二天營地 n36°00′11.8′ e81°28′56.20′
第三天營地 n35°53′38.3′ e81°27′16.61′
第四天營地 n35°43′54.80′ e81°29′16.61′
火山 n35°41′56.91′ e81°34′40.9′
普魯n36°10′48.12′ e81°28′38.6′
概述:
(本站編輯8tdc.com.cn)于田普魯--阿奇克庫勒火山路線是唐蕃古道的一部分,因解放軍率先由次進藏,這條古道也被命名為英雄古道,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殘留遺址,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同時,這條道路上風景美麗、獨特、險峻的山地和和色彩繽紛的山體、奇特的硫磺山、奔流的河流、寧靜如鏡的湖泊和漂浮在湖面上的鳥島以及奇異的火山群落使得這條路物超所值。但此條地段上也有著恐怖的死亡地帶,許多地帶荒無人跡,道路極為艱險,如無向導和專業人士帶領切勿輕易行走。
線路: 普魯村--阿拉叫依要塞--普魯河谷--蘇巴村--硫磺達坂--阿其克庫勒湖--阿其克庫勒火山
線路評說:全程大約190公里,海拔從2600米上升到5140米,大部分路程在海拔4000米以上,要翻3座山峰,過河就近百次。火山盆地的風景很美,野生動物隨處可見,在熟悉情況的向導以及領隊的帶領下方可穿越。
具體行程: 第一日 普魯村--阿拉叫依要塞--廢礦石營地 17公里
從海拔2600米普魯村出發向南一路上坡,高山牧場,牛羊成群,上行直線距離6公里多,有很明顯的馬道,坡度不大,到達阿拉叫依要塞,土屋、農田坡度。沿主河道走15公里左右到達海拔3100米的廢礦石營地,河道水可能很渾濁,需向前點,過河后,一塊大石頭后有泉水。當天需走7小時。
第二日 廢舊礦營地--3800米高的2號營地 19公里
從廢舊礦石營地出發,繼續沿著普魯河逆流而上,方向是南,河流開始彎曲前行,坡度開始變大,經過一段劇烈上升,沿途要翻2個3600米高的達坂(如水不大可以沿河道走少翻一個達坂,但無論如何不能上到主河道右岸山坡上,那里有殘留的盤山道路,末端已塌方,很危險)。下達坂后有一大片開闊地,河水清澈,時有浮冰,繼續前行路過幾個營地遺址,在河道打滿水再爬行到達海拔3800米的2號營地,在地下方河溝有斷橋,可以隱約看到有修的道路,營地有許多石坑,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筑路大軍的營地。據說再此有幾百筑路工人在吃飯時因人意外放炮引起塌方而被埋葬,英魂無數啊。
第三日 2號營地--蘇巴什--3號營地(海拔4700米,距離硫磺達坂頂峰2.5公里)22公里
本日行程較艱苦,如隊員體力跟不上,可以在蘇巴什扎營,多走一天。2號營地3800米出發到4000米山坡后,再順羊腸小道,塌方處較多。雖有踏腳處但很多路段極窄,到河谷前行100多米,就開始無窮無盡地過河了。水量較大,向導說要過72次,在這里過河的變態程度遠超蘇拉夏線路,有時需從1.5米高的石頭上向前跳到3米多遠的碎石灘,有時需要幾級連跳,如有2米長的撐桿會很方便,需注意在早晨有些石頭上有薄冰,易滑倒。
走出一線天峽谷會來到一個很開闊的河灘上,走3公里到蘇巴什,海拔4200米,有許多廢棄的院落和石頭壘的房屋,是當年筑路大軍的前線指揮部。這里的石屋子都是土石結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估計為了保溫,現已沒有了屋頂,蘇巴什周邊的風景很好,有色彩繽紛的山體,遠處的雪峰,蜿蜒的泉水河,硫磺山體等,在這里補充足夠的淡水,,將水壺、水瓶子都灌滿,每人6--8公斤水,再痛飲一番,因為后面幾天就沒有淡水了。
由蘇巴什沿干河灘上行走2公里多,有一巨石,上面擺放小石塊做路標,由此向右拐,進入一個由彩色沙巖山(偏紅)構成的小峽谷地帶,常年風雨的侵蝕,兩邊的砂巖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造型,坡上偶爾還排列著一些巨石,仿佛隨時會滾落。這段到4700米營地大約5公里。本日需行走10到11小時,是最累的一天。
第四日 3號營地--硫磺達坂--阿其克庫勒湖 25公里
從3號營地沿馬道上行,走2小時到硫磺達坂,海拔5131米,坡度較大,能隱約看到3號火山。到這里大家的心情會很亢奮,風景較好,適合照相等。從硫磺達坂下行相對輕松,一路下坡,走幾公里的寬敞路面后,跟向導拐向阿其克庫勒湖,湖邊海拔4670米,湖水很咸,難下咽,有小細黑蟲游來游去,這段路長達22公里,屬于緩下坡,不很累,但彎腰再直起就有些累了。
如火山盆地天氣好,看兩邊的山就像在跟前,但總也走不到。接近營地發現很多的大土包,在光線的變幻下,非常漂亮。大土包以前屬于鳥島,是浮在水面上的,走近一看是一層草稈一層泥組成的,很輕,可以想象古時候水很多,無數的浮島,天空中有美麗的鳥翩翩起舞。偶然會看到新鮮狼糞,一路不時有各類動物走出的小道,真是應了那句古語,鼠有鼠道,蛇有蛇道,各行其道。
第五日 阿其克庫勒湖--阿其克庫勒火山--阿其克庫勒湖 20公里
早晨在湖邊繞幾百米過河,一路上行向阿其克庫勒火山走去,可以看見野生的牦牛等動物。湖邊風景很美,一路上除了草地就是黝黑的火山巖,但看到完美的火山錐時,大家興奮地急行。火山頂海拔是4930米,從底到頂垂直距離200米,在頂上能看到其他的火山以及另外一個湖泊,運氣好可以看到兩只美麗的火山鳥在前面幾米處來回飛,頂部內側邊可見幾個深不可測的熔巖洞。火山巖很輕,大塊的就10公斤左右,有的上面有亮晶晶的東西,可惜不是寶石、鉆石。從山頂下來后原路返回營地。當日行程8小時。
從第六日開始原路返回,絕大部分路程為下坡,海拔降的較多,氧氣足些,人會不由自主走快些,可走2天、2天半、3天,可以根據體力情況自定,我認為2天半適應大多數人。
第六日 阿其克庫勒湖--2號營地 47公里
如走2天半,建議在蘇巴什扎營,第七天晚在1號--2號營地中間位置扎營。蘇巴什到2號營地間幾乎沒有安全扎營的地方。
第七日 2號營地--普魯村 40公里
風物細說: 于田普魯--阿其克庫勒火山
唐蕃古道:于田境內的克里雅河發源于昆侖山中段的烏什騰格山,沿河而上翻越克里雅山口可達藏北羌塘,自古以來就是新疆西藏兩地交往的要道。
兩漢時期普魯村屬西域36國之一 ---渠勒國屬地。從普魯村紙邦達錯這條路被稱為唐蕃古道。唐朝時,吐番兩次入侵西域,并在唐朝中期后統治塔里木盆地百余年,當時走的就是這條通道。克里雅山口以北3公里殘存的阿塔木帕夏遺址,可能就是阿拉伯地理學家格爾弟孜所說的“吐番可汗之門”,也可能是《新疆圖志》所說的“唐將都督駐兵遺址”。
公元982年,喀喇汗軍隊經過近百年的拉鋸站最后滅掉了于闐國,由于喀喇汗推行伊斯蘭教,信仰佛教的于闐人被迫翻越昆侖山經克里雅山口逃亡吐番。
公元1717年,盤踞新疆的策妄阿拉布坦派兵從克里雅沙山口進入西藏,殺拉藏汗,引發西藏歷史上又一輪風云變幻。
公元1885年6月--7月,普爾熱瓦爾斯基率領的俄國探險隊曾沿著克里雅山脈的北麓走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吃盡了苦頭,也未找到一條到西藏的方便之路。
公元1911年,曾單身一人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日本探險家橘瑞超也到了克里雅,想從普爾熱瓦爾斯基探索過的地方入藏,但也因為路太難走而沒有成功。
1950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1團的指揮員李狄三率領由漢、回、藏、維吾爾等7個民族136名官兵組成的進藏先遣連沿克里雅古道翻越昆侖山,經過一個月的艱辛跋涉,到達阿里改則縣的扎麻芒保地區,先遣連犧牲了7名戰友,損失了近百匹軍馬。所有人都患了雪盲。隊伍在西藏幾個月犧牲了69人,1951年5月6日,獨立騎兵師組成約400人的閑錢支隊沿著同樣的線路挺進藏北,5月28日和先遣連在扎麻芒保地區會師后于8月3日抵達阿里首府噶大克。
同年,解放軍開始在克里雅河上游河谷修筑新藏公里,但由于地質情況復雜、塌方嚴重、高山缺氧等原因,最后被迫放棄,改道1956年動工修建新疆葉城到西藏普蘭全長1465公里的新藏公路。至今沿途仍有公里遺跡,在阿拉叫依和蘇巴什有當年筑路大軍營地遺址。
往返交通:
往:從烏魯木齊三屯碑長途客運站每天有臥鋪班車到和田,可以買到于田縣,用時18小時左右。在于田縣租車去普魯村,用時3--4小時。也可以從烏魯木齊坐飛機到和田市,和田市到于田縣180公里,從于田縣租車到普魯村,或從和田租車到普魯村。
返:必須事先約好車來普魯村接,否則需碰運氣搭車去于田縣。
你應該知道的事:
1.去前要咨詢旅游局,線路是否放行。
2.至少要進行1個月的體能拉練以及2次高海拔適應鍛煉。
3.活動計劃與參與人數至少4人(不含向導),如有人身體不適需安排人陪同返回。
4.因線路長,海拔高,建議租驢及雇趕驢的向導,如果驢數超過4頭,因山道危險,建議加雇一個趕驢的。人員徒步輕裝前行,需帶吃的及水。
5.如果(guo)雇向導,向導僅負責(ze)引路及照(zhao)看(kan)驢,隊員(yuan)高山反應、衣物、路程安全(quan)都要自己關注,前往別指望向導。(本(ben)文結(jie)束)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