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旅游概況
黑龍江省簡稱黑,地處祖國東北隅,東、北依鄰俄羅斯,邊界長達三千千米。古為肅慎地,漢朝屬夫余地,遼屬東京、上京道,金屬上京路,元屬嶺北和遼寧行省,明為女真地,清初為黑龍江將軍轄區,清末置黑龍江省。現轄二地區、十一地級市,二十縣對外開放。全省面積四六萬多平方千米。省會哈爾濱。
黑龍江氣候 黑龍江省屬寒溫帶-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沒有夏天。全年平均氣溫零下6-4攝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攝氏度,七月16-23攝氏度,西北部氣溫最低。溫帶、寒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無霜期三—五個月,年降水量四百—七百毫米。全年無霜期多在九十—一百二十天之間。年平均降水量二五十—七百毫米之間,以小興安嶺、張廣才嶺迎風坡最多。全年降水的百分之六十集中在六—八月份,一九五七年七月一五日克山降水一七七.九毫米,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澇、秋霜凍為主要自然災害。
黑龍江經濟 黑龍江林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以石油、煤炭、木材、機械、食品為主體,原油、木材、發電設備、鐵路貨車、膠合板、纖維板和天然氣、汽油、柴油、軸承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一、二位。本省鐵路、公路分別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五位。主要糧食作物為雜糧,以玉米、谷子、高梁較多。黑龍江為全國重要小麥產區,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龍江大豆在全國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緯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區,每年大量外運。經濟作物以甜菜、亞麻、向日葵為主,產量常居全國第一位。大、小興安嶺森林茂密,為我國最重要林業基地,木材畜積量、采伐量均居全國首位,以紅松、落葉松為主要樹種,是全國最重要的木材供應基地。本省礦產以煤、石油、金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當豐富的石油,以大慶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廣,以雞西、鶴崗、雙鴨山煤礦著名。
黑龍江省旅游投訴電話:0451-87010055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哈爾濱是中國黑龍江省省會,是我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02.4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72.8萬人,轄8區10縣(市),總人口980.4萬人,48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66萬人。
哈爾濱位于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爾濱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14種。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94萬公頃。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
哈爾濱鐵路主要有哈大、濱綏、濱州、濱北、拉濱五條鐵路連通國內。哈爾濱水運航線遍及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嫩江,并與俄羅斯遠東部分港口相通,經過水路江海聯運線,東出韃靼海峽,船舶可直達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地區。太平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60萬人次,可辦理110多個國家的客貨聯運業務,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落戶的航空公司目前已達18家,開通國際、國內航線64條,通航城市53個。
關鍵字: 哈爾濱 松花江 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