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北秀公園
北秀公園位于雙鴨山市區南,原名青年公園,始建于1957年6月。她南接馬鞍山,北連市區,一座中心站天橋把她與市區融為一體。安邦河從她身邊潺潺流過,馬鞍山在她面前聳立。
北秀公園占地面積29公頃,1974年重新維修,改名為人民公園。1982年5月,市政府號召全市人民義務建設人民公園,使公園舊貌換新顏,并更名為北秀公園。多年來,市政府不斷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修建,園內設有牌樓、亭閣、長廊、園中苑、人工湖、兒童公園、動物園、旱冰場、游泳館等80多個娛樂觀賞景點,有天然綠地3000多平方米,珍禽異獸200多種,奇花異草25000株,各種樹木48個種類8萬余株,是一座集動物飼養、花卉種植,水上及兒童娛樂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近年來,北秀公園又增設了趣味追逐樂、猴爬桿、空中腳踏車等娛樂設施,修建了游樂大世界、海豹戲水等娛樂場地,吸引外地游客和市民前來消閑、游玩。每當節假日,北秀公園游人如織,母親帶著孩子,少男少女攙扶著老人,情侶們手牽手結伴而來。
北秀公園傍山而建,繞水成園,山水相映給園中美景增添無限秀色和生機,而流傳于山水之間的凄婉故事更給園中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紗,令人無限向往。
據說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時,國勢日衰,王信日降,大小諸侯紛爭不斷。而此時世代僻居北國的滿族祖先肅慎國(今雙鴨山市地區)也遭遇到同樣的命運,國內召虎部落聯合史佚和夷完兩個部落向居于首領地位的仲山部落發起圍攻,目的是為了奪取首領地位,掠奪牧場、牛羊和漁獵土地,以求稱霸北國與風雨飄搖的周王朝對抗。仲山部落年青的族長差弓帶領族人奮起反抗,但終因寡不敵眾族人四散逃亡。戰斗中差弓身受重傷,戰馬受驚逃進一座山村,迷失方向,也不知跑了幾天幾夜,最后差弓連人帶馬摔倒在山石旁。當差弓再次醒來時,發現已躺在一座小窩棚里。原來,是一位名叫箕代的美麗姑娘救了他,且服侍了他三天三夜。于是,差弓就在箕代姑娘這里住下養傷,一直住了半年。當差弓被幾個失散了的族人再次找到時,他才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箕代。
但差弓知道自己所肩負的使命,為了奪回部落,差弓毅然決定暫時離開箕代,并承諾戰爭結束后再來迎娶她。箕代姑娘雖然舍不得離開差弓,但她知道差弓不僅屬于她,也屬于他的族人,臨別時,箕代將她從小飼養大的棗紅馬送給了差弓,并采摘樹葉親自做了馬鞍。在戰爭中,差弓不幸被捕,召虎部族將他殺害,統一了肅慎古國后投靠犬戎主。差弓的族人尋到他的尸體,把他埋葬在大黑山腳下,坐騎棗紅馬返回箕代身邊。箕代看到滿身是血的棗紅馬時,預感到了可怕的后果,就在當天夜里,她一邊呼喚著差弓的名字,一邊用陶片割破了動脈而死,血液和身體化為潺潺的河水流經差弓的墓地向西奔去。差弓的墓地據說就在今日的馬鞍山腳下的北秀公園一帶。而今每當春天到來時,北秀公園那爭芳斗艷的花朵,就是箕代,她在春風里呼喚著差弓的名字,為他怒放,為他歌唱。
美麗的園景加上美麗的傳說,讓多少游人傾倒,如果您愿領略北秀公園的情韻和美景,從市區坐4線車幾分鐘就能到達;如果從中心站步行,通過中心站天橋,十分鐘就到了公園牌樓前。
關鍵字: 北秀公園 雙鴨山 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