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林自然保護區
豐林自然保護區位于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南坡,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網絡。
保護區由針闊混交林組成,是中國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原始紅松林,并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林中樹木胸徑最大可達140厘米、最高達37米。保護區內聳立著一座40米高的了望塔,塔腳下是自然資源標本館,館內設有展覽廳和標本室,展出脊椎動物標本,昆蟲標本和植物標本,從這里可以了解豐林自然保護區是珍貴的物種基因寶庫。
豐林保護區地形平緩,海拔280~683米,為坡狀的低山丘陵地和寬廣谷地,豐林河及湯旺河的支流貫穿全區。在寒溫帶半濕潤氣候條件下,生長著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紅松是中國東北的鄉土樹種,以其優良材質和多種用途而著稱于世。區內除紅松林分布外,還生長著多種針闊葉林,如魚鱗松、興安落葉松、暴馬丁香等。林下的山葡萄、五味子等草本植物增添了森林的特色。
紅松針闊葉混交林是中國東北濕潤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植被類型,保護區不僅完整地保存了珍貴的紅松資源,同時也成為一座天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為生物工作者研究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的生態、群落的變化、發展和演替規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國家珍貴的原始紅松自然保護區。海拔400500米,面積184平方公里,地帶性植被類型為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劃分為兩個森林植物條件型帶,4個條件類型帶組及17個森林植物群落類型。林木組成:紅松占74.5%;云杉9.2%;魚鱗松1.7%;落葉松占4%;其它2%。保護區內有馬鹿、黑熊、猞貍、鴛鴦、大杜鵑等野生動物及野生經濟植物。自然保護區內山峰上有40米高的了望塔和一個動植物標本室。
關鍵字: 標本室 混交林 自然保護區 落葉松 魚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