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印象
到漠河的時候是傍晚,落日的余輝占據著這個邊陲小城的建筑與人流,使人看上去有種靜謐的感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緊蹬著自行車,行色匆匆。漠河的印象一下子清晰起來。小時候的同桌女孩便來自這里,女孩長的極美麗可人,在班里出類拔萃,男孩們從而論證出漠河的女孩個個象天仙,漠河自然成了天堂。那時候的記憶所剩無己,象剝光了皮的樹木,每一絲每一縷都讓人感覺揪心的疼痛和快慰。有時候疼痛和快慰僅僅是一種需要,至少里面蘊藏著許多屬于少年的故事。上中學的時候,在地圖冊上勾勾點點,就由盛產黃金這一具體印象聯想到忘了姓名的女孩和祖國北極神秘的漠河。小城漠河是在八七年那場特大森林火災中毀于一旦的。我那時剛剛十四歲,每天晚上守著電視看新聞聯播,鏡頭對準的總是臉熏得焦黑的撲火英雄們,后來,才知道了造成火災的原因,知道了那群人叫森林警察,是撲救過程中打得最勇敢最不可缺最令人矚目的一支部隊,知道了七十萬公頃森林綿長而深沉的呻吟聲和一去不復返的蔥蘢與驕傲。我總想象漠河肯定無力與火魔抗爭,它在殘暴的火焰中只剩下漆黑的瓦礫、斷垣殘壁。一幅凄涼的畫面印在了腦中,圖案只有浩劫之后的嘆息與悲哀。漠河變得更加神秘。有機會去漠河是一個夏季的晴午,進入漠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平坦的泊車場,使我突然感覺到要對這個新興小城重新評估一下,至少它和我想象中的漠河完全兩個樣。透過街道兩旁林立的高大建筑讓人感覺這個小城越來越新潮了。靠近市場時,才聽到嘈嘈雜雜的買賣喊叫聲,流動售貨亭內、店鋪里、地攤上、飄著香味的小吃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遐崐接,仿佛置身于商品的森林中,抑揚的叫買聲和商品本身的魅力,更令小城涌動的人們紛紛駐足、流連忘返。在這里你還可以看到神色專注的老大爺在路旁下著棋,全然不顧身邊的繁華景象;窈然清純的姑娘和瀟灑文雅的小伙不時在你眼前閃過,大概急著去卡拉“ok”亮亮歌喉,展示一下青春風采;最有意思的是步履蹣跚的老太太,偏要在人海中逛來逛去,終于經不住“誘惑”,點著票子買幾斤海蝦嘗嘗鮮......在這里你已經看不出南北的差異。南方人吃的、用的、玩的這里也有,大世界的每一種新鮮玩意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運來,走進千家萬戶。許是小城人拋棄了舊有觀念,恍然間悟出了自有價值,要讓這方世界鮮活起來。離開漠河的時候,我又想起八七年的火災,想到那場曠日持久的大火究竟在這里的人們心中起著什么作用。我閉目遐思,答案是什么?不知道。可能已成為一段有嚼頭的歷史收藏在史志中了,可能已化為一股動力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在心田里,激勵著人們投入到更輝煌的開發與建設中去了.
關鍵字: 印象 女孩 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