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縷陽光進入東方第一鎮
在東方第一鎮的東方第一哨等待中國第一縷陽光撫遠縣的烏蘇鎮位于中國的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匯合處。東臨大江,西依小河。從地球經度上看,它是中國疆域的最東端,是國人每天早晨最早迎來“太陽升起”的地方,故號稱“東方第一鎮”。每年夏至(6月21日或6月22日,凌晨2時10分),黎明就降落在這“東極小鎮”上了。這里是祖國大陸最早見到日出的地方,又是著名的大馬哈魚之鄉。但是,冬天的烏蘇鎮,鎮上只有一戶居民和駐守邊防的解放軍官兵。 說這里是“鎮”,其實這鎮上原來只有一位男性居民。后來有位姑娘與這位居民結了婚,才使這里有了唯一的家庭。鎮上有條唯一的街道,長十幾米,是由6棟廠房組成的。 烏蘇鎮是撫遠縣的捕魚點。每到秋天的白露前后,大批漁民都前來捕魚。這時,鎮上一改平時的清靜孤寂景象,機聲隆隆,人歡魚躍,一派繁榮溫馨景象。可是漁汛一過,鎮上就又只剩下那一家居民了。 他們并不寂寞,因為常有旅游者光臨,與他們相伴相樂。烏蘇鎮附近,是中國少數民族赫哲人的聚居地,赫哲族男婦老少個個都是捕魚能手。烏蘇鎮雖小,卻很富饒,因為它是中國最大的大馬哈魚漁場。 烏蘇鎮原名"窩雞口",是清初烏蘇里江三大重鎮之一,面積約2平方公里。據說漁船在鎮后的小河子避風而取的名,也有漁民說這地方也叫過國界碑,為什么叫這個名說道可多了,可不管怎么說,沒有人承認這個地方是界。翻開撫遠日志,沒有什么國界碑的記載,只記載民國十年有軍隊在此駐防,起名烏蘇鎮。民國十八年九月五日,我駐守部隊東北陸軍第九旅四十二團二營七連和八連的一部百余人,在營副官國占魁的指揮下,為保衛這塊領土幾乎全部殉國。 烏蘇鎮這個著名的哨所,烏蘇鎮哨所始建于1962年,位于中國版圖的最東北端北緯48o15′42"、東經134o40′32"處,是祖國大陸最早見到日出的哨所。叫"東方第一哨"。戰士們入鄉隨俗,猛抽煙,喝江水;沒有菜自己種,沒有電自己發,設法對付蚊蟲、小咬、瞎朦的狂轟濫炸;電視里看俄國人跳舞,廣播里聽外國人說話。站崗放哨,出艇巡邏,人和槍一樣挺。這里出國最方便。這里的會晤通常到俄國的領地:一江水分界兩個民族,水上騎兵踏浪而行。遺憾的是,面對黃頭發的俄羅斯水兵,彼此聽不懂對方的"神"話,無言以對。每天清晨二三點鐘,戰土們在朝陽中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是他們最早把太陽迎進祖國。九四年胡耀邦去慰問那個哨所的戰士,并為哨所題詞“英雄的東方第一哨”。從此,那個小鎮在全國出名了,很多人去烏蘇鎮看升旗,看日出,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 吃江中珍品大馬哈魚、鱘鰉魚、三花五羅(八種名魚的統稱)。 小鎮東北長約500米,東西寬僅1000米,鎮前瀕臨清澈的烏蘇里江,隔江與俄羅斯相望,鎮后是蜿蜒的小河,鎮四面環水,樹木蒼郁,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烏蘇鎮附近,是中國少數民族赫哲人的聚居地。赫哲族男婦老少個個都是捕魚能手。過去,他們吃魚肉、穿魚皮,住的是地下一半、地上一半、沒有窗戶的"地窩子"。現在衣、食、住、行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駕著機械化船只在江上捕魚,好不威風。烏蘇鎮雖然偏僻,小如彈丸,但聞名遐邇。巴掌大的黑龍江省地圖上也能找到它的名字。原來,烏蘇鎮附近的烏蘇里江水域是我國著名的大馬哈魚漁場,被稱為“金色的網灘”。每年秋季白露前后,大馬哈魚由鄂霍次克海游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產卵繁殖后代。這時候,漁民從四面八方集中并到這一帶捕魚,鎮上也住滿了縣水產公司的工作人員和前來收購大馬哈魚的商販,熱鬧非凡。隨著冬天的來臨,捕魚人都逐漸離去,銀白色的烏蘇鎮,除了哨所的戰士,就只剩下時大娘老兩口。小鎮上空置房子有的是,時大伯選了一間房,養了一頭豬,還養了幾只鴨子。時大娘說,明年把豬賣了,再捕一些魚,生活就有著落了,再也沒什么好擔心的。漫長的冬季,通常不會有游客前來游玩。時大娘和老伴每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異常平靜地接受了一般人難以忍受的孤獨和寂寞。電視,是他們唯一可以張望外面世界的窗戶。但是,由于吹向烏蘇鎮的江風太猛,電視訊號的穩定性常受干擾。很多時候,他們眼前的電視畫面朦朦朧朧、若有若無。即使是這樣,老兩口也看得津津有味。夏季,北京時間2時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滿了小鎮,烏蘇因此又有“東方第一鎮”的美譽。清朝初年,烏蘇鎮是烏蘇里江的三大重鎮之一,鎮上有富源茂、仁中利等九大商號,并設有警察分所和稅征分局。紛至沓來的朝鮮人和俄國人,曾使這座商業小鎮熱鬧非凡、聲名遠播。 1920年以后,連年的兵災匪禍,迫使鎮上居民遠走他鄉。各大商號曾經的輝煌,也如落花流水,煙消云散。冬天,江水封凍,小鎮就與世隔絕了。隨著漁業的發展,1986年,這里修建了與縣城相連的公路,江邊也建起了碼頭,小鎮不再寂寞。小鎮的北面是邊防哨所,被稱為“英雄的東方第一哨”,哨所附近已建起了兩座典雅別致的小涼亭,古色古香,給小鎮增輝添彩。目前,烏蘇鎮已成為撫遠縣最重要的旅游景區,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到此觀日出、看雪景、訪哨所,極大地推動了撫遠旅游經濟的發展,目前,縣委、縣政府已在哨所以北規劃出占地18公頃的東極天涯陸角旅游風景區,并將恢復烏蘇古鎮。 旅行指點 交通:從哈爾濱到佳木斯每天有很多班車,時間大約5個小時,也有火車相通,但時間要慢些。從佳木斯到街津口、同江、撫遠等都有長途車到達,但車次較少。從哈爾濱經鐵路或同三公路到佳木斯,大約400公里;佳木斯經鐵路或同三公路、佳撫公路到建三江,大約200公里;從建三江沿佳撫公路一直向東,大約200公里,經洪河農場、前鋒農場、前哨農場等到達濃橋,此前一直為省道,均是白色路面;從濃橋右轉向東沿鄉村公路到抓吉鎮,大約30公里;從抓吉再向北前行約10公里即到烏蘇鎮。住宿:街津口只有一兩家旅館和家庭式客棧,雖然價格便宜,但居住條件都不大好。如果條件允許,建議白天游覽后離開,住在同江、撫遠等城市,這兒旅館、酒店繁多,且價格便宜,3星級檔次的賓館標準間只要100多元。 飲食:"塔拉哈"味道鮮美,值得嘗試。在烏蘇鎮惟一一家餐廳的油炸馬哈魚塊也是一道值得嘗試的本地特色菜肴。雖然魚的產量豐富,但價格并不便宜,與魚相關的菜肴都要30元以上一道。 特產:街津口目前依然有人制作魚皮服裝,基本都是銷售給游客的。如果有興趣,可以在當地咨詢,去參觀并購買。還可以量尺寸定做,但價格不菲。
關鍵字: 烏蘇里江 大江 撫遠縣 陽光 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