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第一步行街
解讀中國第一步行街回眸大東北(1):解讀中國第一步行街說起步行街,已不僅僅是商業購物之所,同樣也成為旅游休閑之所。近年來,各地紛紛修建步行街,使之成為各自城市的一個特別窗口和名片。我到過不少步行街,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北京路、沈陽的中街、成都的春熙路、武漢的江漢路,特別是到過哈爾濱的中央大街。這些步行街都各有特色,但我認為歷史最早、建筑最為精美、最有異國情調的,則是中央大街。哈爾濱中央大街,一條最有“洋味”的大街,堪與巴黎的“香榭麗舍”相提并論的大街。我還要說,她是中國第一步行街。借出差之機,我先后兩次來到有著“東方巴黎”和“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也先后不只兩次逛過這條具有歐陸風情的街道。中央大街位于哈爾濱西北道里區。南接新陽廣場,望通衢新陽路、經緯街,北至松花江南岸防洪紀念塔,觀天池之水松花江。全長1400米,路寬11米,人行道寬2至6米,路面全部用長方花崗石鋪就,整齊劃一,久經磨蝕,光潔如鏡,保留著古老的風貌。馬路兩側,多為歐式建筑。沿街商店林立,約有120多家,是觀景購物、餐飲、休閑的最佳去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央商城,婦女兒童用品商店,教育書店,道里秋林公司,華梅西餐廳,馬迭爾賓館等。沿街的每一座建筑都是文化,都是歷史,都流傳著說不完的故事。中央大街堪稱中國歐式風格的第一街,確有“中央大街是全國聞名的步行街,也是哈爾濱市最具有異國情調的,最繁華的商業一條街”。 1996年至1997年哈爾濱市政府重新修整了這條百年老街,使之成為別具風情的“步行街”。此地在偽滿以前一直在日俄的交替統治下,雖算不上是租界區,可也帶有國中之國的性質,所以街兩側留下了很多異國情調的建筑物,具有濃厚的“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風韻。走在街上,拜占庭,哥特,日本,巴羅克……各式風格充滿了雙目,恍如在花園里漫步,又如置身在一段凝固音樂中。哈爾濱最有“洋味”的街道當屬這條大街。那些沒有去過莫斯科、巴黎、羅馬、希臘的人,盡可以在這條街上領略這些城市建筑的特色。說是洋街,當然要有一段“洋的歷史”。走在中央大街上,不見紅墻綠瓦,不見飛檐斗拱;映入眼簾的,卻是一色的歐式洋樓: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折衷主義以至新藝術運動建筑,麟次櫛比。有人甚至斷言,這條歷史不足百年、長僅1433.5米的大街,將西方幾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建筑文化積淀于此,是世界上惟一擁有歐洲各類建筑風格并得以完整保留下來的歷史名街。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筑鐵路和城市建設,來自關內及鄰省的勞工大量涌入哈爾濱,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洼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這便是中央大街的雛形,于是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荒地拔給散居哈爾濱的中國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由于埠頭區的建立,這里俄人的鋪子也多了起來,牌匾多用俄文,他們經營雜貨修表等,所以雖稱“中國大街”,但兩側多為歐式建筑,商業也多為外國人經營猶如外國城市一般,是入侵者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土地上營造出的一方歐洲風味的商業區域。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中國大街鋪上了方石,共砌面包型方石77萬塊。當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也是頗有名氣的,在這條哈爾濱最時髦的街上,俄國的毛皮、英國的呢絨、法國的香水、德國的藥品、日本的棉布、美國的洋油、瑞士的鐘表、瓜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國干鮮果品均有出售,不亞于一個國際商品博覽會。1925年7月,中國大街改稱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麗,有常見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建筑。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筑71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級保護建筑13棟。這些建筑體現了西方建筑藝術的精華,整條中央大街就是一條建筑藝術長廊。在西方建筑史上幾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風格樣式,在中央大街只用了二三十年就建成了,有歐洲常見的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的巴洛克建筑、十八世紀的折衷主義建筑、十九世紀的新藝術運動建筑。1996年8月至2005年10月,哈爾濱市先后三次對中央大街及輔街區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環境綜合整治,使中央大街的風情愈加濃郁。風格各異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車輛廠住宅樓前等四處休閑區,構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為一體的城市新風景,使"小巴黎"特征愈加凸現,誘人矚目。而今,有著百年歷史的中央大街游人如織,集旅游、購物、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的歐式建筑鱗次櫛比,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使人們感受到一個個跳動著的時尚音符。改建步行街以來,兩側商企單位逐年增加,形成了集旅游、購物、休閑為一體的步行街。有中央商城、松雷國際商廈等大型綜合百貨商場,維納斯、金夫人等婚紗攝影店,俄式西餐華梅西餐廳、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廳,東方餃子王等中式餐飲,溫馨鳥、星期六、佐丹奴等各類品牌專賣店,中央大藥房等醫藥連鎖店,皇寶金行等金店,各類銀行網點,郵政電訊網點,各旅行社營業窗口,東北虎皮草世界等皮草專賣店,貼金鑲銀,張燈結彩,打扮得整條街不乏布局精巧、功能各異的休閑區,麗宇高樓、富麗堂皇、燈飾亮化、魅力四射,“美哉輪焉,美哉奐矣”。步行街入口是古樸典雅、歐式風格濃郁、做工精巧別致的鐵藝標志性牌樓。旁邊墻壁上鑲嵌著獲取的榮譽,1998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國家級青年文明號示范街、青年志愿者服務示范基地,2002年被授予創造全國百城萬店青年文明號信用示范街。2002年《生活報》通過讀者投票評選冰城新八景,中央大街名列第一名,無論文化特色、歷史底蘊、視覺觀賞度、公眾休閑度、地域特色、知名度幾項,都高居榜首。老建筑的顏色或是灰綠色,或是淡粉色,或是淡黃色,最值得關注的是13座保護建筑。兩側的建筑物大多為百貨公司和餐館飯店,在為美景陶醉,流連忘返之時,如感肚饑,不妨到餐館里坐坐,依窗而坐,換個角度看這里,也許會有另一種情趣。馬迭爾酒店,秋林百貨公司都是比較著名的地方,是吃大餐,狂購物的好去處。還有那古銅色的《夜色多美好》、《閑適》、《街頭畫家》、《歡樂假日》幾組栩栩如生的生活情調雕塑,令人目不暇接。采購之余,擁擠之暇,冬季可以邊吃冰糖葫蘆邊看冰雕雪雕,夏季若嫌歐式噴泉送來的絲絲涼意不夠爽,盡可坐在五彩斑斕的露天座椅上品味哈爾濱國際啤酒節的各種扎啤,體驗哈爾濱人“飲如長鯨吸百川”的豪爽大氣。這條街上最負盛名的建筑物就是哈爾濱教育書店,在書店的二樓到三樓間,貼壁而立兩座近3米的白色石質半浮雕,造型是一對男女奴隸像(不是黑奴);這兩尊像曾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煉,多年后,半塌的腰肢又被重新扶正。大街一直通向松花江畔,盡頭是斯大林公園,兩岸街燈均為歐式煤油燈罩,原來確確實實點的是煤油,現為節省能源,綠化環境,改為傳統燈照。對岸就是著名的風景勝地——太陽島,隔岸相忘,風姿更見綽約多情。中央大街上行人眾多,有本地居民,更多的則是外地游客,走在路上,讓人目不暇接,仿佛在看一場沒有時間限制的露天服裝表演。大街上星羅棋布的散落著許多小的廣場,晚上這里會有很多文娛活動,有些是自發的參與性活動,有些是演唱會這類的表演。夜晚降臨,街兩面會出現許多露天小酒吧、大排檔,供應本地的一些特色產品,如:各種啤酒(牌子相當多),面包(用普通面粉做成,原木精心烤制,不過可是十分酸呀,要小心牙!),香腸(當地稱“律道思”,俄文音譯)等,不要吃得太多了:)尤其是周末或節假日,中央大街更是熱鬧極了,當得起鬧市區的“鬧”字。西14道街口色色2000世紀婚紗大匯演驚喜大抽獎,聚集了許多人排著隊等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西12街口維納斯婚紗攝影現場大特惠讓結婚的新人們砰然心動。西10道街口尚文廣告秧歌隊招搖過市,東北大秧歌扭得又美又浪。西9道街口連筆王新品上市發布會轟轟烈烈。東風街口兒童們爭先恐后登上“挑戰者號時空穿梭機。”紅專街口澳柯瑪空調卡拉OK大獎賽賽事正酣。西三道街口金夫人婚紗攝影的模特們穿著各色婚紗,擺弄出曼妙姿態盡情展示哈爾濱姑娘出名的美麗,即使不想結婚拍照的也禁不住駐足欣賞起來。友誼路口煥然一新的交通警察頭戴白帽、身穿黑上衣在疏導交通,也有沒換裝還是一身橄欖綠的警察交錯其中。防洪紀念塔下哈爾濱市各類群眾性活動卻已進入高潮,各種宣傳活動人山人海
關鍵字: 北京路 哈爾濱 春熙路 特別 王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