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關外風情,領略滿清文化
沈陽,遼寧省會,被譽為“共和國長子”是東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最后一個封建朝代早期國都,東北經濟、文化中心。春節后有幸到沈陽一游,現和大家分享一下,帶大家走進關外風情,領略滿清文化。沈陽,因座落于沈水(渾河)之北故而得名。舊時又曾名“盛京”“奉天”,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p1292571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于沈陽。自此,一個舉世聞名的建筑拔地而起,那就是世界文化遺產“清沈陽故宮”。他與北京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明清皇宮建筑群。沈陽故宮雖然占地面積比北京故宮小之又小,但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建筑風格確與眾不同。p1292631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皇宮主建筑為大政殿,威武雄壯,金龍蟠柱,溶合了滿蒙藏的建筑風格于一身 。其形八角,象征八旗之意,大政殿是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在皇宮內最為神圣的地方。 p1292619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殿前兩側是左右翼王和八旗亭,并稱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在中國歷史上,除草原民族外,君臣在一個大院里辦公的王朝是比較罕見的。p1292608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p1292609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在電視電影的清宮戲中,人們常常會看到正大光明匾,這塊匾就安放在這崇政殿上。崇政殿就是傳說中的金鑾殿了,當初皇太極就在這沈陽的金鑾殿中改國號為清。p1292667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樓位于崇政殿北,是當時皇宮內最高的建筑,最值得一提的是樓上藏有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這鳳凰樓也是溶合了多民族的建筑風格,是皇太極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此外還有比較重要的清寧宮,清寧宮的特點:“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不好意思,沒拍。近四百年過去了,大清不在了, 在他的發這祥在留下這么一座供后人參觀、研究的建筑群落。走在安靜的故宮里,仿佛耳邊又響起了那句在電視里常常聽到的“皇帝駕到”。在故宮內我看到了清時期的冷兵器和兩門“大炮”,在西方進入工業時代的時候,大清進入了鎖國時代,從此斷絕了與西方先進文明接觸的機會,也失去了富強中興的機會。事實證明,不接受進步就意味著死亡。皇帝再也不會駕到了,讓我們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關鍵字: 共和國 發祥地 帝王 春節 遼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