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大連游[7]
在旅順,你從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看到它
它,無處不在,躲都躲不開
遠看,像一只白燭,余煙未盡
近看,是一枚炮彈,蓄機待發
更似一根白骨,陰魂不散
白玉山塔,日俄戰爭所建
“為慰戰死者英靈,千秋傳載其烈跡”
塔基石料,是從日本海軍閉塞旅順港口的17艘沉船上打撈上來的
塔身石料,由乃木西典的家鄉采運而來
塔身內部由鋼筋混凝土澆注而成
走進去,孤燈獨影
黑古隆冬
陰風陣陣
窗隙透風
呼嘯聲如鬼哭狼嚎
"哐!"、“哐!”的腳步聲,滿塔回蕩
273級旋梯,系美國制造
塔高66。6米
塔上有了望臺
過去白玉山是軍事禁區,只有特別批準才可登塔,現在售票參觀
鳥瞰旅順口
東港
布滿了大小艦艇
西港
軍艦沒有想象的那么多、那么大
很大的操場、很大的馬路
北望市區,群山層層環抱,易守難攻
塔上有一銅牌,是東鄉平八郎和乃木西典撰寫的戰斗經過,使用的是中文
原文已毀
新桃換舊符
令人不可想象、難以置信,光天化日之下,在別國土地上
日俄兩國,你來我往,廝殺了半個世紀
“野戰攻城尸作山”
“凱歌今日幾人還”
山坡,有燈塔
山腰,有門炮,與北面的兵器館相映成雙
德國克虜伯制造,是當時世界尖端武器
北洋水師所購,甲午戰爭時一炮未發,沒派上用場,就被日軍繳獲
1895年,俄英法三國干涉還遼時,日軍將一切武器、軍用物品全部運往日本
唯有這門大炮卻留在了旅順,它又為清軍服役
沙俄進駐后落入俄軍手中,日俄戰爭中再度成為日軍戰利品,修塔時移至此處
--供觀賞
關鍵字: 千秋 大連 開遠 日俄戰爭 白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