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千秋五丈原
題 記
諸葛廟堂何處尋,五丈原上秋色深。
三絕碑前感肺腑,衣冠冢畔嘆忠魂。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
丙戌年六月初五日,霧大悶熱.攜兩友拜五丈原,謁孔明衣冠冢.
一柱石,兩 螭首
此種造法做下馬石,下,還是不下,呵呵,不由你吧。
================================
關于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陜西寶雞岐山縣五丈原鎮,南依秦嶺,東西北三面環水,北臨渭河,原面狹而長。
因諸葛亮落星于此,是故,聞名于世。
========================
名曰諸葛亮廟,實乃孔明衣冠冢,就建在五丈原原頭上。
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廟前廣場,有一巨石,上刻“心外無刀”四字。
據說,這石頭乃日本gz所贈。
心外無刀
言亮智慧抵萬軍 。
每每看見,想不到這么好的字,怎么會是gz寫的呢?不配啊。
======================================
山門上方,一塊豎匾懸于正中,書“五丈原諸葛亮廟”七個鎏金大字
山門,有門聯一副,上書: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
此聯,概括諸葛亮的一生。
==============================
山 門
為廡殿式樣,左右邊配耳房。中,獨開一門。屋檐彩繪,屋頂飛檐,做法極嘉!
院墻青磚砌就,造型繁復。
===========================================
山門東西兩面山墻之上,彩繪黃忠、嚴顏倆老將畫像。
老將一身戎裝,英姿颯爽。
英姿颯爽
====================================
山門里首,精工細作
檐前額提:忠貫云霄。
中柱有對聯一幅:
伐曹魏名留漢簡 出祁山氣吞中原
==============================
左右塑有魏延、馬岱倆帥哥
========================================
關于魏延
在《三國演義》里面,把魏延塑造成一個反將(亮曰:延,其腦后有反骨。三國中關于面相的描寫比較多,看起來比較有意思)。但是,歷史上真實的魏延,確是一個忠心不二的良將。就連現在的五丈原鎮,也又名“魏延城”呢。把魏延像立在廟中,看樣子是要為他平反。
==============================
鐘 鼓 樓
第一進院子里,東西兩側聳立著鐘、鼓樓。兩樓左右對稱,相互呼應,建于1808年(嘉慶13年) 。
東為鐘樓,上書“聲聞于天”,內置大鐘一口,高2米,直徑2米,重2t。
據說,其常常不敲自鳴,膽小之人,不可夜宿, 不可獨行。
==============================
西為鼓樓,上書“空谷傳聲”。 內有大鼓一面,高1。7米,直徑1。5米。
東鐘自鳴,此鼓亦相和。
======================================
結義樹
此樹分兩叉,下分上交,其中一叉又分三枝,三枝向上又合三為一,即兩叉三枝。
說法比較多, 說來說去,不外呼劉、關、張三兄弟,不外呼魏、蜀、吳。
=============================
山門和結義樹
=======================================
獻 殿
正對山門的是武候獻殿,它最早建于元初年,現存為清光緒年間重修。
獻殿檐下懸“五丈秋風”的巨幅牌匾。前柱上掛“三顧許馳驅,三分天下隆中對;六軍彰討伐,六出祁山綱目書”的對聯,將諸葛亮戎馬一生盡收聯中。
獻殿,檐上架有直徑0、6米,長16米的一根楊木通檁,其通直無曲、粗細均勻、無節無疤,為世上罕有。亦為諸葛亮廟又一景觀。 通檁長16米,亦五丈三尺長,亦代表了諸葛亮的棟梁之才。
=============================
獻殿左右山墻上,保留著清代的彩色壁畫,分別繪著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內容,形象逼真,神采飛揚。
=
===========================
三 絕 碑
獻殿內墻壁上,刻著岳飛手書,諸葛亮前、后《出師表》 碑。
碑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暢;鐫技高超,形同真跡.使人一進門就感受到一股凜烈之氣。
關鍵字: 出師表 衣冠冢 諸葛廟 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