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村
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策劃興建的媽祖文化村,其主體建筑 - 天后宮早前舉行落成慶典。天后宮的建筑風格按照中國古建筑的傳統規制設計和建造,是集閩南古建筑藝術、宗教、民俗、文化、休閑等價值于一身的旅游設施。 而文化村天后宮梳妝樓工程亦于03年12月10日舉行上梁儀式。梳妝樓是媽祖日常起居之所,是天后宮建筑群重要組成部分,亦是大型媽祖宮廟布局必須建筑,依閩南古建筑風格建,為二層仿古樓閣,以石木結構為主,面積近三千尺,計劃于2004年3月底竣工。按照梳妝樓傳統布局,二樓將安放觀音神像,供香客朝拜。梳妝樓建成后,澳門媽祖文化村天后宮的建筑工程亦全部完成。 天后宮位于路環疊石塘山頂,占地面積約七千平方米,整體建筑有甬道、亭式山門、祭壇、大殿及梳妝樓四幢建筑。建筑物兩側對稱建有鐘樓、鼓樓、南北廊廡樓。天后宮主廟群建筑始于路環高頂馬路旁的甬道。甬道由六組階梯組成,梯級中間均嵌有大幅青石浮雕或透雕的雙麒麟、雙獅戲球、虎嘯圖、五鶴同喜、雙鳳朝牡丹、雙龍戲珠等吉祥圖案,至山門前石埕。 山門為一座木石結構的亭式牌坊,兩側立兩尊坐姿威武的大石獅。前廊一對青石龍柱,高低檐歇山頂仿古建筑,木制斗拱排樓,金黃色琉璃瓦屋面,閩南式燕尾大脊,脊頂以各式彩瓷塑雙龍搶珠,栩栩如生,整座山門排樓梁檐間均繪以各式彩繪,色彩繽紛悅目,富麗堂皇。 天后宮大殿同樣是木石結構,金黃色琉璃瓦屋面配以閩南式燕尾大脊,脊頂以彩瓷塑「雙龍朝寶塔」,飛檐有各色堆剪和卷草花飾,殿前臺明正面砌六幅青石浮雕,踏步中部嵌一幅「九龍勝云」浮雕御路石,整座大殿外觀氣勢恢宏。大殿前廊八根圓形透雕青石大龍柱及大量石雕,絳紅色榔扇門窗,繪有大量寓意喜祥如意的圖案。大殿梁柱間的大部分彩繪以媽祖故事為主題,描金厚彩,富麗堂皇。殿內供奉一尊高三點八米、寬二點一米的媽祖坐像。 山頂除天后宮外,還有山頂公園及媽祖像可供游覽,天后宮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八時至晚上六時。 為方便旅客及善信前往澳門媽祖文化村,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設置穿梭巴士,來往于路環疊石塘山下的石牌坊停車場及天后宮停車場之間。
關鍵字: 古建筑 基金會 天后宮 富麗堂皇 文化村 旅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