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禪院
普濟禪院位于澳門美副將大馬路,是澳門著名旅游景點之一,而且來往交通極之方面.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占地廣闊、建筑雄偉的一家。建于明朝末年,是澳門現存最大及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距今約三百六十多年,廟貌巍峨,深入三進,棋連幾座。觀音堂之名聞遐邇,除在于其悠久歷史以外,更是簽署中美『望廈條約』的地方。禪院為中國古飛式的佛教建筑,具中國名山古剎的特色,禪院的首座是大雄寶殿,次殿是長壽佛殿,后座正殿是觀音殿。院后還有廣闊幽深的后花園,是一座頗具規模,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筑群。大雄寶殿正對禪院,莊嚴宏緯,供奉三尊三寶佛像,皆為丈八金身,魁梧雄偉,其中之一為佛祖釋迦牟尼,還有燃燈佛與彌勒佛。殿旁懸有一個銅鐘,古色斑駁,已有三個半世紀的歷史。殿頂的頭瓦脊,鑲有明朝琉璃瓦及精工鑲嵌的石灣公仔,栩栩如生,維肖維妙。次殿是長壽佛殿,供奉長壽佛,佛像安詳,象征佛陀普渡眾生的精神。進入主殿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蓮臺,樟木雕塑。十八羅漢分列主殿兩旁,雕工精細,造型神態活現,其中位于左面的一尊羅漢,眼睛浮突、鼻骨高隆、鬢曲,極像外國人,據稱就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馬可索羅,他曾在中國研習佛理。觀音殿是禪院的正殿,每逢觀音誕期,殿內香火鼎盛,善信絡繹不絕,場面熱鬧。觀音殿旁有一小庭園,圍繞著園中的蓮花池有十數盆栽,其中之一盆栽生長形態獨特,歷經數十寒暑,樹枝彎曲長成一個『壽』字,傳說善信只要手觸『壽』字,便可長命百歲。禪院內進的前廳掛有一幅畫像,人稱『大笑佛』,無論從那個方向欣賞畫像,佛相均咧嘴相視而笑。禪院內收藏了很多名家的書畫、書法、文物,包括馳譽中外畫壇的嶺南派大師高劍父乃乃徒關山月,有嶺南三大詩家之稱的陳恭尹,著名學者章太炎等人,他們的作品懸掛于殿堂,供游客欣賞。在院內僧舍客堂屏壁,雕花金飾,而書法雕刻,亦見清雅。兩度屏風,每度刻四屏條,收米芾、董其昌、劉墉等歷代名人手跡,刻工精細。步入后花園,有一花岡石桌和四條長石凳,就是簽訂中美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的地方。1844年,清政府國勢日衰,列強覬覦,美國以顧盛為代表,與清欽差大臣耆英于澳門簽署『望廈條約』,強迫中國開放通商港口,擴大美領事裁判權。1944年,禪院于石桌后方立一亭碑,記述此事。在后山花園中的連理樹,是一棵有數百年樹齡的高大榕樹,美髯飄拂,狀貌古拙,高逾數丈。樹的莖部四株相連,造型頗似長頸鹿。近年不幸枯萎,但仍具吸引力。『連理樹』的命名,取意于『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有關此樹,流傳著一個哀怨動人的故事,在觀音堂建廟之初,附近有一雙情侶,因家庭反對成婚而雙雙殉情自殺,死后合葬之處長出這棵連理樹,以表示愛情堅貞不渝及至死不離之意。
關鍵字: 后花園 大雄寶殿 旅行網 觀音堂 觀音殿 欽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