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蓮花池
君子長生館,緊鄰北塘西岸,半面建在水上。它典雅潔凈,超凡脫俗,疑似水中宮廳。正門高懸“君子長生館匾額,寓意君子之德,如池中出淤泥而不染、歷久繁茂的蓮花,與世長存。該館為歇山五脊廡殿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四周廡廊環抱。隔扇門窗均為步步棉圖案,蘇式彩繪雕梁畫棟,十分精美。正間前面突出有羅鍋脊抱廈三間,抱廈之外有平臺建于水上。館南北有配房,一稱小方壺,一稱小蓬萊,益增其古色古香、優雅清幽之氛圍。
蓮池藏石刻可謂一大景觀。僅北塘北側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國年間及解放后書法名家書寫的碑刻140余通,成為蓮池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有一段藝林翰墨佳話。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直隸總督那彥成將珍藏的褚遂良《千字文》、顏真卿《千福碑》、懷素《自述帖》、米芾《虹縣詩》、趙孟《蜀山圖歌》、董其昌《云隱山房題記》、《書李白詩》等七種真跡和舊帖,鐫刻在38方石頭上,定名為《蓮池書院法帖》,贈送給蓮池書院,為蓮池碑刻的發端。迄今仍可欣賞這些格調高逸、技法超絕的書法瑰寶的永恒之美。
蓮池不僅以“林泉幽邃,云霧蒼然聞名,更因與蓮池書院同處一址而名聲大震。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在蓮池北部建直隸省最高學府蓮池書院。書院院長多為學識淵博之士,如章學誠、祁韻士、張裕釗、吳汝倫等,開設西文(英語)、東文(日語)學堂,招收外籍留學生,聘請外籍教師等。使學院“聲播四方,吸引著“四方賢雋擔簦負笈受業門下者,趾踵相接,培養出一批經世致用的人才。1952年11月22日,毛澤東主席曾蒞臨蓮池故地重游,他說:“蓮池之所以有名,關鍵是蓮池書院有名,蓮池書院在清末可稱為全國書院之冠。
關鍵字: 書法名家 八國聯軍 千字文 雕梁畫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