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文化博藝園
晉冀魯豫邊區創建于抗日戰爭時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根據地和解放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邊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和邊區政府的領導下浴血奮戰,艱苦創業,為中華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創下了不朽的功勛。目前,在這一革命老區,尚沒有一座完整、系統地記載和展示當年整個邊區黨政軍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的紀念館。為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開發革命老區紅色旅游資源,東山公園決定籌建晉冀魯豫邊區紀念館。
紀念館計劃設在公園西側80米廣場內,一進公園大門有100余米坡道直通坡頂,此處寬敞空闊,較能凸現建筑物氣勢。主體建筑采取天圓地方的樣式,樓高三層,一、二層為主展室,三層計劃采取全景畫或環幕電影形式表現邯鄲戰役等宏大場面。展館外墻四周準備設18個大型的大理石浮雕(每個約十平方米),一進展館大廳設劉伯承、鄧小平、薄一波、楊秀峰、李達、滕代遠、戎伍勝等老一輩革命家等人高的銅塑像(具體人物待定),弧形幕墻上為一大型油畫(計劃在近百平方米),題名“解放區的天,內容為解放區內訓練、備戰、參軍、支前、土改分田、發展經濟、文化宣傳等各項活動,另外在具體展覽中將分別采用文字表述、實物陳列、地圖、照片、雕塑、沙盤、半景畫、油畫、電腦觸摸屏、電視等各種展覽形式。
關鍵字: 人文歷史 文史館 愛國主義 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