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雜技大世界
吳橋,作為我國雜技藝術的發祥地,以其悠久的雜技歷史和精湛的雜技藝術在國內外雜技界被稱作雜技藝術的搖籃,1954年吳橋被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為“雜技之鄉。 “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 在吳橋這句流傳千年至今的民謠生動反映了吳橋雜技文化的廣泛性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截止目前,吳橋30萬人口有近10%的人從事雜技旅游或與其相關的產業,并且包括一處國家首批4a級雜技旅游主題公園,40個雜技團體,44所雜技學校,50多個雜技專業村。另外以吳橋命名的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已成功舉辦了九屆,江澤民總書記、曾慶紅副主席,分別出席了第八屆、第九屆閉幕式,現在已經成為國家級的藝術盛會,已成為世界三大雜技賽場之一。我國旅游業自九十年代以來,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異軍突起,成為與自然風光旅游并駕齊驅的重要旅游內容。吳橋有中國乃至世界唯一的五千年雜技文化,源遠流長的雜技歷史,豐富多彩的雜技民俗,驚險奇絕的雜技節目,構成了吳橋雜技民俗旅游的寶貴資源。為弘揚民族文化,變吳橋雜技優勢為經濟優勢,由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共同興建的吳橋雜技大世界旅游景區,于1993年11月26日對外開放,占地617畝,共建江湖文化城、雜技奇觀宮、魔術迷幻宮、小泰山、普濟寺、財神廟、民俗風情園、滑稽動物園等八大景點,新增馬戲游樂園、紅牡丹劇場,是集娛樂、參與、交流、表演、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展示民俗精萃,盡顯藝鄉風情。吳橋雜技大世界與雜技學校、雜技民俗村已形成黃金鏈條,目前已成為華北地區乃至全國獨一無二的雜技旅游品牌精品。江湖文化城:吳橋雜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區,占地19200平方米,重現了當年北京天橋、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廟四個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觀,讓人們充分領略吳橋雜技藝人的奇招絕活,漫步城中可以盡情欣賞各具特色的雜技、馬戲、戲法、氣功、曲藝、獨臺戲、拉洋片、馴白鼠等藝術表演,身著清朝服飾的吳橋藝人們,說著當年賣藝求生的語言,把過去藝人四海為家的生活情景展視的淋漓盡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舊中國市井社會百相的文化氛圍。魔術迷幻宮:建筑面積4432平方米,建有魔術宮綜藝劇場,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術的魔幻魅力。同時以歷史神話傳說、傳奇故事為展示內容,以歷史和現代魔術的經典技藝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術的神奇玄奧,魔術大師們靠靈巧的雙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變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人體三分、穿越鋼板、倒懸行走、空桶取物、大變活人、龍宮探秘、捆綁逃脫等20多個節目展示了魔術的瑰麗和神奇。雜技奇觀宮:建筑面積5529平方米,突出反映中華民族自遠古黃帝時代至現代數千年的雜技發展史,有黃帝戰蚩尤、魏晉椽樟、水轉百戲、南園廟會等十幾個場景。紅牡丹劇場:以展示集現代聲、光、電及各種高科技技術于一體的大型綜藝性雜技晚會。馬戲游樂園: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來自內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驃悍的駿馬在一望無際的馬場上奔馳,時而馬上倒立,時而馬上大站、獨站雙馬、倒騎摘花,一個個驚險的動作讓您目不暇接,同時還可翻身上馬,親自試騎,體驗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覺。滑稽動物園:以各種動物表演為主,如老虎騎馬、非洲獅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鋼絲、狼狗認字、猴子騎單車、等動物滑稽表演。紅牡丹賓館:建筑面積6148平方米,可同時容納400人就餐,擁有70余間高、中、低檔客房。可使游客就餐時,欣賞到畫中釣魚、無火烹飪、空壺取酒、高車送菜等別有情趣的場面。 第一怪:王寶合-倆手三球跟鬼賽王寶合5歲學藝,7歲登臺,擅長表演:三仙歸洞、口中吃針引線,軟功縮骨、人送綽號“快手王。第二怪:高福洲-白肚皮上切青菜高福洲自幼練沙掌,18歲時曾創1小時劈破300塊磚的記錄,擅長表演:頭頂開瓶、肚皮切白菜、單掌劈磚等節目,人送結、綽號:“小鋼炮第三怪:李印懷-眼里扎出骨針來李印懷8歲學徒,15歲登臺,擅長表演:吞鐵球、吞寶劍、二龍吐須等節目,人送綽號“皮包骨。第四怪:何書森-鼻奏嗩吶何樹森10歲隨父學藝,15歲開始練習鼻奏嗩吶,人送綽號“吹破天。第五怪:魏春華-千斤大缸蹬得快“吳橋女兒真歷害,千斤大缸蹬得快,嫁個郎君不如意,一腳踢出大門外。第六怪:郭樹桐-老鼠提水碾蕎麥郭書桐跟從著名馴化大師張風樓,本人悟性極高,先后到北京、南京等地演出,人送綽號“老鼠郭。第七怪:李亮-刀山爬到云霄外李亮出身于雜技世家,15歲登臺,擅長表演:“上刀山等節目,人送綽號“怪腿李。第八怪:廖鵬-雙手書法唱梅派廖鵬6歲登臺,擅長雙手書畫,演唱的評劇:“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鐘馗和梅派京劇令人叫絕,人送綽號:“六歲紅。
關鍵字: 于一體 大世界 建筑面積 文化城 游樂園 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