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夜闖小五臺紀實
很久了,一直被河北的“小五臺山”牽掛著。牽掛源于該死的“燈塔”,去年說到今年,我終于忍不住答應了。在中國龍的壇子里發了前往小五臺上的計劃,組織會員前往,可是他卻由于其他原因去不了了。
小五臺保護區位于河北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因有東、西、南、北、中五個突出的山峰,為區別于山西省的五臺山,因此而得名小五臺山。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4°50′-115°15′,北緯39°40′-40°10′,東西寬40km,南北長45km。其最高峰東臺海拔為2882m,山峰峻峭,谷深坡陡。小五合山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季風區,一年中溫差大,降水大但時間集中,風大、寒冷、凍冷時間長,無霜期短。小五臺山區主要山谷皆有溪流,五個主蜂是天然的分水嶺。北、西兩臺之水注入洋河,南、中兩臺之水入壺流河,東臺之水注入拒馬河。小五臺山地全程大概50公里,總上升約2500米,制高點是東臺海拔約2882米左右。
我們原定計劃是根據小五臺山地形圖和其他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功略制定的,計劃如下:
12月31日晚從武漢出發前往北京
元月1日早上七點半在北京西下車后,步行30分鐘前往長途車站,乘車前往張家口桃花鎮。四小時后到達赤崖堡老趙家下車,稍事休息后開始登山,約6小時后到達北臺營地扎營修整。
元月2日早起拔營,經3小時徒步約十一點到達北臺。休息之后繼續出發,大約4小時約下午四點到達東臺,休息補充能量后繼續前行,連夜趕到中臺,時間大約是晚上十點,在中臺扎營休息。
元月3日如果大家體能好,早晨留一人守護營地,其他人輕裝前往南臺之后返回中臺,然后用4小時時間前往西臺并下到西金河口,實現五臺連穿。如果體能不好則甩掉南臺直接返回西臺下山,回到北京,4日晨可到達武漢。
實際的情況隨著行程的展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本次中國龍登山隊組成:阿酷(女)、老鄧、阿蘭、阿休、酋長、cossmin(羅馬尼亞)和火狐貍(我)。阿酷(女)、老鄧、阿蘭、阿休、酋長都是經過神農架穿越考驗的老隊員了,值得特別介紹的是來自羅馬尼亞的cossmin,在咸寧教英語,會五國語言,中文算第六種,但是只會“我不知道”:)。他于出發前1周決定跟我們前往小五臺,我還問過,他的技術是攀巖5.11d,攀冰也是好手。出發前翻譯問我有沒有人懂英語啊,我說沒有問題,隊伍里幾個大學生,還有一個翻譯哪!(事后證明我錯了)
1月1日晨我們準時在北京西站下車,乘車到達西直門后徒步前往長途汽車站。由于不知道前往赤崖堡的車是定點的,所以我們在長途汽車站附近吃了早餐。早餐后才知道開往蔚縣的前一班汽車剛開出不久。無奈,只好買了十點半的車票。
前往赤崖堡的車是伊維柯,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車中間過道的小凳上也坐滿了人,而我們的背包對于這種車顯得太大,“后備行李箱”放兩個,前排司機旁邊放三個,剩下的就放在了板凳下面和阿蘭的腿上。辛苦啊!但是一路上看到的冰封湖面、雪白大地又讓我們聊以自慰了。
四小時后我們在桃花鎮下車并換乘了兩乘小面包,前往赤崖堡。十多分鐘后,于一日下午兩點四十分我們到達赤崖堡老趙家。在這里,我們最后補充了能量,并在老趙的提醒下等到了下午三點半才正式出發登山,隨行的是老趙的侄子給我們這支隊伍做向導。出發的時候有山上下來的人說你們今天肯定上不去了,我笑笑:“再說吧!”此時離我們原計劃出發的時間已經晚了3個小時了。此時開始,我成了真正的翻譯,大家和cosmin交談都需要我來翻譯:)。
從赤崖堡的村后出來,繞行1公里后沿西溝進山(赤崖堡后有兩條溝,分別為東、西溝),這條線路據功略上說是最難走的一條線路。路上,可愛的酷酷在“雪山”、“冬木”、“冰封大地”的背景下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照片。
西溝進山處是一個山神廟(一個很小的白鐵皮房子),在接近那里的時候我們碰到了山上下來的隊伍說:“今天上午上去了,沒到頂就下來了,山路比較明顯”。道別15分鐘后,我們到了山神廟。廟后邊進山的路已經被管理區的人用鐵絲網封了起來。此時是下午四點,太陽已經隱在西邊的山脊之下了。看暮色降臨,天馬上就會黑下來,大家詢問我怎么辦。我激烈的思考著:如果第二天上山按原計劃時間返回的話,聽向導說可能到不了北臺就得下來,這樣我們就等于是只體驗了一下雪地登山而已。中國龍登山隊向來是以走夜路著稱,那么,為了起碼能站在北臺之巔,我決定連夜上山,當然這是因為天氣比較好的原因。雖然天氣好,但走之前我們就知道了今天晚上肯定是沒有月亮只有星光的,于是我們決定頂著星光夜行上山。
為了節省時間,趁天亮多走點,大家馬上行動起來。拿出了頭燈,脫掉多余的衣服,在我強調了注意事項后我們背上了背包,出發了。。。。。。
順著封山的鐵絲網走了30米左右,我們就跨進了風景區,登上了上山之路。順著溪流上升,中間需要兩次跨越溪流。此時的溪流已經是冰河了,上面白色發亮的、厚實的冰像瀑布一樣向下方延伸而去。最先跨越的是向導和cosmin,最后是我和酷酷,我們跨越冰河的時候都是小心奕奕的,兩個人一對相互手拉著手。
冰河之后的路程是在不斷的之字形上升中延伸的。雪很深,在40至60公分之間,幸好我們有雪套。雖然雪地行走困難,但有一點值得慶幸,那就是你不用擔心會滑下很深的山崖。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黑里,我們不停地沿著山道踏雪前行。道路崎嶇狹窄,寬的地方約2尺,窄處不足1尺。
背著有體重三分之二重的背包,我艱難的移動著。隨著隊伍的前行,后面就只有我和隊伍中唯一的女性酷酷了。燈光下的酷酷累得張著小嘴大口的喘氣,時不時就停下來要求休息,但是我沒有同意,不停地催她前行。前面是阿休和阿蘭,再往前是老鄧、酋長和cosmin,最前面是向導。阿蘭體能還可以,阿修可是越走越慢。我不時的提醒大家注意腳下,防止踩空打滑。雖然我不停的提醒,可是前面還是傳來了酷酷的呼叫聲:“狐貍!” 呼叫聲不是很大、不是很著急。我問:“怎么拉”?她說:“摔倒了!”于是我說你等我,千萬別動。等我趕過去,才發現她摔倒在路邊,趴在雪地上不能動彈(包太重了),半邊身子在路的下邊。不過人很清醒,沒有害怕,拉著樹枝穩住身形。我上前將他攙起,問她摔疼沒有,她說沒有什么。于是我們繼續前進,我不停地看著手表上的海拔表。此時的小五臺上,仿佛只剩下我們八人了,除了腳下吱嘎亂響的聲音外,只有那隨著海拔升高不斷加大的呼嘯山風的聲音。那聲音帶給人寒冷之外,更帶給人遺世的感覺。。。。。。 很久了,一直被河北的“小五臺山”牽掛著。牽掛源于該死的“燈塔”,去年說到今年,我終于忍不住答應了。在中國龍的壇子里發了前往小五臺上的計劃,組織會員前往,可是他卻由于其他原因去不了了。
小五臺保護區位于河北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因有東、西、南、北、中五個突出的山峰,為區別于山西省的五臺山,因此而得名小五臺山。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4°50′-115°15′,北緯39°40′-40°10′,東西寬40km,南北長45km。其最高峰東臺海拔為2882m,山峰峻峭,谷深坡陡。小五合山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季風區,一年中溫差大,降水大但時間集中,風大、寒冷、凍冷時間長,無霜期短。小五臺山區主要山谷皆有溪流,五個主蜂是天然的分水嶺。北、西兩臺之水注入洋河,南、中兩臺之水入壺流河,東臺之水注入拒馬河。小五臺山地全程大概50公里,總上升約2500米,制高點是東臺海拔約2882米左右。
我們原定計劃是根據小五臺山地形圖和其他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功略制定的,計劃如下:
12月31日晚從武漢出發前往北京
元月1日早上七點半在北京西下車后,步行30分鐘前往長途車站,乘車前往張家口桃花鎮。四小時后到達赤崖堡老趙家下車,稍事休息后開始登山,約6小時后到達北臺營地扎營修整。
元月2日早起拔營,經3小時徒步約十一點到達北臺。休息之后繼續出發,大約4小時約下午四點到達東臺,休息補充能量后繼續前行,連夜趕到中臺,時間大約是晚上十點,在中臺扎營休息。
元月3日如果大家體能好,早晨留一人守護營地,其他人輕裝前往南臺之后返回中臺,然后用4小時時間前往西臺并下到西金河口,實現五臺連穿。如果體能不好則甩掉南臺直接返回西臺下山,回到北京,4日晨可到達武漢。
實際的情況隨著行程的展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本次中國龍登山隊組成:阿酷(女)、老鄧、阿蘭、阿休、酋長、cossmin(羅馬尼亞)和火狐貍(我)。阿酷(女)、老鄧、阿蘭、阿休、酋長都是經過神農架穿越考驗的老隊員了,值得特別介紹的是來自羅馬尼亞的cossmin,在咸寧教英語,會五國語言,中文算第六種,但是只會“我不知道”:)。他于出發前1周決定跟我們前往小五臺,我還問過,他的技術是攀巖5.11d,攀冰也是好手。出發前翻譯問我有沒有人懂英語啊,我說沒有問題,隊伍里幾個大學生,還有一個翻譯哪!(事后證明我錯了)
1月1日晨我們準時在北京西站下車,乘車到達西直門后徒步前往長途汽車站。由于不知道前往赤崖堡的車是定點的,所以我們在長途汽車站附近吃了早餐。早餐后才知道開往蔚縣的前一班汽車剛開出不久。無奈,只好買了十點半的車票。
前往赤崖堡的車是伊維柯,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車中間過道的小凳上也坐滿了人,而我們的背包對于這種車顯得太大,“后備行李箱”放兩個,前排司機旁邊放三個,剩下的就放在了板凳下面和阿蘭的腿上。辛苦啊!但是一路上看到的冰封湖面、雪白大地又讓我們聊以自慰了。
四小時后我們在桃花鎮下車并換乘了兩乘小面包,前往赤崖堡。十多分鐘后,于一日下午兩點四十分我們到達赤崖堡老趙家。在這里,我們最后補充了能量,并在老趙的提醒下等到了下午三點半才正式出發登山,隨行的是老趙的侄子給我們這支隊伍做向導。出發的時候有山上下來的人說你們今天肯定上不去了,我笑笑:“再說吧!”此時離我們原計劃出發的時間已經晚了3個小時了。此時開始,我成了真正的翻譯,大家和cosmin交談都需要我來翻譯:)。
從赤崖堡的村后出來,繞行1公里后沿西溝進山(赤崖堡后有兩條溝,分別為東、西溝),這條線路據功略上說是最難走的一條線路。路上,可愛的酷酷在“雪山”、“冬木”、“冰封大地”的背景下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照片。
西溝進山處是一個山神廟(一個很小的白鐵皮房子),在接近那里的時候我們碰到了山上下來的隊伍說:“今天上午上去了,沒到頂就下來了,山路比較明顯”。道別15分鐘后,我們到了山神廟。廟后邊進山的路已經被管理區的人用鐵絲網封了起來。此時是下午四點,太陽已經隱在西邊的山脊之下了。看暮色降臨,天馬上就會黑下來,大家詢問我怎么辦。我激烈的思考著:如果第二天上山按原計劃時間返回的話,聽向導說可能到不了北臺就得下來,這樣我們就等于是只體驗了一下雪地登山而已。中國龍登山隊向來是以走夜路著稱,那么,為了起碼能站在北臺之巔,我決定連夜上山,當然這是因為天氣比較好的原因。雖然天氣好,但走之前我們就知道了今天晚上肯定是沒有月亮只有星光的,于是我們決定頂著星光夜行上山。
為了節省時間,趁天亮多走點,大家馬上行動起來。拿出了頭燈,脫掉多余的衣服,在我強調了注意事項后我們背上了背包,出發了。。。。。。
順著封山的鐵絲網走了30米左右,我們就跨進了風景區,登上了上山之路。順著溪流上升,中間需要兩次跨越溪流。此時的溪流已經是冰河了,上面白色發亮的、厚實的冰像瀑布一樣向下方延伸而去。最先跨越的是向導和cosmin,最后是我和酷酷,我們跨越冰河的時候都是小心奕奕的,兩個人一對相互手拉著手。
冰河之后的路程是在不斷的之字形上升中延伸的。雪很深,在40至60公分之間,幸好我們有雪套。雖然雪地行走困難,但有一點值得慶幸,那就是你不用擔心會滑下很深的山崖。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黑里,我們不停地沿著山道踏雪前行。道路崎嶇狹窄,寬的地方約2尺,窄處不足1尺。
背著有體重三分之二重的背包,我艱難的移動著。隨著隊伍的前行,后面就只有我和隊伍中唯一的女性酷酷了。燈光下的酷酷累得張著小嘴大口的喘氣,時不時就停下來要求休息,但是我沒有同意,不停地催她前行。前面是阿休和阿蘭,再往前是老鄧、酋長和cosmin,最前面是向導。阿蘭體能還可以,阿修可是越走越慢。我不時的提醒大家注意腳下,防止踩空打滑。雖然我不停的提醒,可是前面還是傳來了酷酷的呼叫聲:“狐貍!” 呼叫聲不是很大、不是很著急。我問:“怎么拉”?她說:“摔倒了!”于是我說你等我,千萬別動。等我趕過去,才發現她摔倒在路邊,趴在雪地上不能動彈(包太重了),半邊身子在路的下邊。不過人很清醒,沒有害怕,拉著樹枝穩住身形。我上前將他攙起,問她摔疼沒有,她說沒有什么。于是我們繼續前進,我不停地看著手表上的海拔表。此時的小五臺上,仿佛只剩下我們八人了,除了腳下吱嘎亂響的聲音外,只有那隨著海拔升高不斷加大的呼嘯山風的聲音。那聲音帶給人寒冷之外,更帶給人遺世的感覺。。。。。。
在海拔1700米的一處相對平坦寬敞的地方,我們全部停下來休息,大家開始吃東西補充能量。牛肉(帶著冰碴子)、奶片、巧克力,我們邊吃東西邊喝著水。大家說太累了,估計晚上上不去了,但是這里也沒有地方扎營啊!向導也不停的說起碼還有5個小時,但是現在才七點三十啊,照向導說的,那我們起碼要到凌晨一點才能到2200米營地!我看著累得不行了的酷酷說,得把她的負重減掉一部分,那邊阿休也說太累了。我們于是向導商量了一下,將他的被服包交給酷酷,向導背酷酷的背包和一頂帳篷。整理好后我給大家鼓氣說沒有多遠了,馬上就要到了,還有500米高度,大家堅持一會兒。
出發了,現在的酷酷可是身輕如燕了。她在前面快步走著,逐漸就把阿修拉下了,于是我的任務變成了照顧阿休。在幾次催阿休都無效的情況下,我超越了阿休,處在了阿休和酷酷之間。我不時回頭催促阿休,前面阿蘭說不要緊,他就是這樣的,慢慢走、不停的走。就在酷酷第二次摔倒被我扶起后不久,一次休息的時候,阿休說:“我胃疼”。我告訴他要加深呼吸,緩慢的,穩住頻率。他說“實在走不動了,想睡覺”。我頭立刻大了,我知道他確實是走不動了。我說“怎么辦那?現在也不能扎營,除了走沒有辦法。來,堅持一下。”走在路上,阿休告訴我說,今天是他的生日。我立刻告訴大家,我們上去為阿休過一個獨特的生日晚會“雪地帳篷燈光晚會”!大家一陣喧鬧:“我帶了二鍋頭”、“我帶了鹵菜”。。。。。。
前面說到了。我一看手表,海拔2180米,心中一陣狂喜,緊趕幾步,我們來到了一個坳口處。向左沿山坡橫切了十幾米,向導突然說錯了。于是回頭,我立刻成了第二位,前面的成了尾巴:),竊喜:走在后面有好處啊,早走的不如后到的。我們穿過一叢松樹后,5分鐘的時間內就來到了2200米營地。
我放下背包,首先向山下看去,山下的點點燈光為我們祝福著,抬頭向上,看點點繁星為我們歌唱,我們勝利了!誰說我們今天上不來?此時的我心中非常的激動,這不是登頂的激動,是我們安全的上來了!是大家能團結一心!是大家能相互扶持!是我們再次創造了中國龍俱樂部的奇跡:“雪山”夜行!
我看了看這兩面被山體環抱的營地,我們的四人帳篷可以搭三頂。我拿工兵鍬開始鏟雪,鏟出了一個平坦的雪窩,同時用雪壘了兩個地灶,用來擋風煮飯。向導在旁邊美滋滋地抽著煙,淡淡地看著我們,他也在想著自己的成就吧,把這個中外聯合登山隊帶上來一定很有成就感!
我們開始搭建營地,撐起了兩個帳篷,營帳安排是阿蘭、阿休、老鄧、向導一個帳篷,我、酷酷、酋長、cosmin一個帳篷。鋪好地席、防潮墊、睡袋,將背包圍繞著帳篷堆放整齊,并拿出了爐具準備做飯。轉身再看cosmin,他已經鉆進了睡袋,我問:“don’t you have dina?”他說:“no,i have this.”手里舉著巧克力餅干:)。
酋長忙活了半天,他好不容易借來的高山油爐就是不冒火,無奈,還是拿我的氣爐做飯了。給我們拿了兩瓶二鍋頭之后他們就鉆進了帳篷,在帳篷里開始了吃喝。我們耐心的煮著面條,并且舉起酒瓶對著那邊的帳蓬說“祝阿休生日快樂!”他們也是一陣歡呼,大家隔著帳篷舉杯歡慶,慶祝阿休生日、慶祝順利登上營地。漸漸地,那邊沒有了聲音,一會傳來了輕微的鼾聲,阿休、阿蘭、老鄧等不及已經睡著了,除了酒,他們連口熱水都沒喝。我們吃飽喝足之后,帳篷內也已經溫暖如春了。星光照耀下,我們進入了夢鄉,回到了孩提時代追風逐雪的歡樂時光。。。。。。
第二天呼嘯的山風強勁地吹掀著我們的帳篷,帳篷呼呼作響,好像隨時都會北山風掀4翻。我探頭看看外面,遠處一片白雪茫茫,與昨天晚上已經是大不相同的景象,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明朗。遠處兩個穿戴完備的人從我們上方向我們走下來,估計是早起的下山之人。我們都不想起來很早,帳篷里有人提出是不是今天輕裝登上北臺之后馬上返回下山?我心中頓時一陣失望,那不是不能完成我們預定的任務了嗎?不甘心之余,我問向導,登頂北臺后,再上東臺,需要多少時間?我心里此時還在想著能到東臺也好。向導的回答讓我嚇了一跳:從營地攻頂北臺,還需要六小時。這比我們預計的時間多了一倍,到了北臺后只能休息,第三天再上東臺,則回到山下已經是三號晚上了。由于阿休體力不夠充沛,同時又胃部不舒服,于是決定修改行程,輕裝登北臺后再返回營地。阿休留在營地休息并照看營地。我用蹩腳的英文告訴了cosmin這個臨時的變化,他對著我說:沒有問題。
一直呆到八點半,大家才鉆出帳篷,正好遇到那兩個下山的人。交談之中了解到他們是綠野的,昨天上午從東臺上的山,他們祝我們一路順風,然后大家惜別。在這除了白雪和樹木什么都看不見的地方,能有兩個同道,真實地讓我感受到戶外的魅力,感受到戶外同道的熱情和關懷!
在化雪煮水,沖熱麥片,補充了一升熱水,在口袋里塞進巧克力、奶片后,我們于上午十點三十分開始向北臺進發了,此時所有的必須品大家都放在了我的背包里面。阿休也跟隨我們向上攀登,準備登上一個坡頂后看看風景再返回。
越往上走,雪越深,沒膝的雪給我們增加了上行的難度。但是也帶給我們更多的樂趣,我們沿途照相留影,享受著武漢難得見到的亮麗雪景,領略著美麗的山地雪原風光。半小時后我們攀登到了一個坳口,從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雄偉的北臺山體,在這里我們進行了今天的第一次修整并合影留念。
再次出發已經是在山脊上行走了,我們可以慢跑、可以歡呼雀躍。走了大約10分鐘,我們看到遠處平地上露出三個帳篷頂。趕過去一看,原來是一道石槽下面扎著三頂帳篷。呵呵,真是好地方,風只能吹到帳篷頂部,帳篷頂劈開風頭,巍然挺立。和里面的人搭著話,他們原來是北京的幾個山友,說他們有幾個人先出發了,登頂后再回來。一位女隊員探頭出來囑咐我們要一路小心。
離開了這里我們就開始沿著山坡橫切了,此時的cosmin已經遠地把我們甩在了身后,離我們起碼已經500多米了。走在右面山坡上的時候,眼前大片的雪已經部分溶化,裸露出高山草甸,在陽光照射下顯得非常的濕滑。我們小心的通過這段草甸。通過后我們在一處高崗上第二次稍事休息,抬頭看見北臺山頂下面不遠處有幾個人影在向下移動。北臺左面山坡上隱約可看見青煙旋轉而上,從書本的介紹上可以知道,那應該是山頂強勁山風驟起旋起的雪粒。
翻過一道道山脊,在跨過最后的一道山梁前我們遇到了來自鄭州的登山隊伍,他們向我們介紹著上面的情況,原來他們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下山的人影。翻過山梁之后,我抬頭向上看,大家都已經在離我和酷酷100米的地方了。我們于是加油向上,在登上最后一個小山脊時,山脊上刮起了一陣強勁的山風,勁風刮起的雪粒打在臉上生疼。我們側身迅速的向上攀登,終于走出了風口,來到了登頂前的山坡上。抬頭見cosmin已經坐在了我們的頭頂上山頂處向我微笑招手。我們加快了步伐,終于于中午一點左右我和酷酷一起登上了北臺根。
北臺根上,阿蘭在避風處給我們照了相,向導和在酋長之后到達的幾個北京山友聊著天,我和酷酷鼓勁奮力地向北臺標志點爬去。
到了,終于到了,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思念了兩年的小五臺山北臺山頂!此時海拔表顯示高度是2920米,比資料上寫的2837.8米要高,可能是當日氣壓較低的緣故吧。站在北臺標志處,遠望東、中、西、南臺,在眼前連綿延伸,像白衣仙女的裙裾!我們一路上的艱辛頓時消失一盡,所受的苦楚、付出的汗水此時已經不再重要,山高我為峰的美好感覺取而代之。陽光下美麗的山地雪景深深地震撼著我們:人源于自然,但是要真正探索自然的奧秘,發現自然的美好,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啊!但是這代價再大都值!
這就是戶外的意境,每一次筋疲力盡的經歷,都會帶來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會帶來一次更加美好的感受!
留念后,我們馬上動身下山。剛說下山,回頭發現kosmin和老鄧已經毫無組織和紀律性的飛竄到了山梁的雪坡處,我們迅速跟上。
回程路上大家一路飛奔,有時候還坐在雪上快速向下滑。值得一敘的是在一個小雪崗上,酷酷準備跳下一個雪坡時,突然踩在雪坡邊緣,雪坡帶著她下滑,導致她摔倒并向下急速滑墜。好在經常練跆拳道的她臨危不亂,及時抓住了身邊的樹枝,止住了滑墜。我和向導迅速將她拉起,回頭我和她從右邊的深雪處慢慢走下這個雪坡。
下午三點十分,我們回到了上山是休息的第一到山坳口,在這里,酷酷拉著救命的向導小汪一定要合影留念,準備報恩!三點半,我們回到了北臺營地。往返北臺用了五個小時,和向導說的相差太遠了。照這樣的走法,我們提前至八點半出發,負重前往也應該在晚上八點之前趕到東臺的。遺憾只能等到下次來彌補了!
我下令立刻出發,下山休息。撤營后每人收拾好背包,開始下撒時間是下午四點整。為了走夜路方便,我們全部帶上了頭燈。
此時,先收拾完的幾個人拋下我、酋長和向導,跟著cosmin向山下奔去。結果是迷路了,他們走下了我們昨天晚上上來后左手的一個山岡,等我們發現時,他們已經跑下去50多米了。好不容易喊住了他們,上來時已經元氣大傷了:)。
一路順利向下,累了就坐在雪上向下滑,有時被雪埋了半個身體。阿休還說著如果跟你們上去了,那就拖了大家后腿了,現在可能還在山上沒有下來呢。大家開心地邊走邊聊,一不小心,前面的跟著老外再一次把大家帶到了一個沒有腳印的路上了。于是向導上前探路,發現前方無路可走,最后還是上方的酋長發現了路,我們才返回了正路。但是老外還是以很快的速度跑了下去,酋長沒有辦法,只能跟著跑向山下,而我則老老實實地帶著大部隊慢慢向山下走去。
此時隊員的體能就相互接近了,大家相隔不遠快速的走著,走在我前面的是酷酷。她背負輕,行動迅速,好幾次都要我喊她等一等后面的幾位老兄。
到達冰河時,我提醒大家小心。為了安全,我取出了冰鎬,在較平坦的冰面上鑿了幾個小窩。還沒鑿好,就聽見一聲驚叫,酷酷已經摔了個屁股蹲。我們小心將她扶起,大家踩著小冰窩慢慢的走了過去。黑夜里,兩次過了冰河之后,前面傳來酋長的呼喊:“你們看見我的手套沒有?我故意留下來給你們坐標記的。”我心里逗趣的想:“肯定是忘記了,現在做好人,活該,看你還跑那快嗎?”于是他拿了我的冰鎬再次返回冰河去取他的手套。
一路無話,我們安全地返回了老趙家,雖然在進門前還小謎了一次路,但是還是順利的回來了,此時是晚上八點半。
大家圍在老趙家的爐子邊吃著“野味”,喝著“燕京啤酒”,烤著濕了的鞋子,總結著這次山上的經驗教訓。
入夜,半邊月牙掛在天幕,我們在老趙家的通鋪上鼾聲四起。。。。。。
3日早上,我們早餐后包車前往北京,下午到達北京后,與地鐵站口酷酷和我們分手單獨行動,余者放下包袱后在北京閑逛。飽餐一頓涮羊肉之后,帶著cosmin在天安門廣場參觀。我有幸第一次現場看到了降國旗儀式,看到了威武的儀仗隊,看到了純銀打造的儀仗隊沖鋒槍,看到了中國第一刀。。。。。。
經驗教訓:
1、零下20多度的氣候下,鞋濕掉后一定會凍住,小心強力走動導致皮面開裂;
2、不熟悉的裝備不要帶,必要的裝備一定要熟悉;
3、隊伍一定要共進退,避免出現單行迷路等危險;
4、過冰面一定要使用冰爪喝冰鎬;
5、隨時注意記錄經緯度和海拔高度;
6、氣爐要保證兩人一個;
7、高山野營一定要打下地釘;
8、隨身攜帶裝備一定要狀況良好,特別是隨時使用的小東西;
9、高山裝備一定要精良。
關鍵字: 小五臺山 山神廟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