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唱-游燕塞湖
告別塵世的喧囂,遠離現實的紛擾,生命因一個個美麗片段的組合而變得絢麗精彩。
天氣很好,在經過了最初一段的嘈雜和吵鬧之后,終于開始進入平坦的鄉間公路。明媚的陽光溫柔的灑向大地,蜿蜒的小路婀娜的伸向遠方,天空碧藍,云淡風清,好一派祥和的田園風光。山麓彎彎,但路面還算平坦,車前車后只有峰巒疊嶂,在不知翻過了多少座山之后,車子緩緩地駛進了一處四面是山的盆地之中。仰首四方,山峰聳立,山坡上郁郁蔥蔥的濃密的綠色,煞是惹人喜愛。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那四山環繞中的燕塞湖。
游燕塞湖。燕塞湖景區,位于山海關城西北3.5公里處。燕塞湖,原名石河水庫,是1974年筑壩蓄水而成。石河,古名渝河。發源于青龍,上源有二:東源出自馬尾嶺下,至山神廟會馬頭嶺下諸水,入城子峪,至駐操營西,繞青龍山,至猴兒崖下與西源之水合,入義院口,經石門寨、蟠桃峪,又南流東轉為四道河,又南過圍春山西為三道河,又南流至洞山下為二道河,又西南出首山下為頭道河,南流經回馬寨,經山海關城西,南流入于海。
石河本是一條害河,建國后,僅用三年的時間,劈山筑壩,蓄水為湖,成為秦皇島市工農業和居民提供水源,而且為北國增添了秀麗的風光。15公里的湖區宛如畫境,有人把石河水庫比作小三峽,或者與桂林山水相媲美,卻也真的當之無愧。燕塞湖不僅富有佳山麗水,更有奇石異景,她像一顆瑰麗的明珠鑲嵌在古老的長城邊。洞山劍峰是燕塞湖內的湖心小島,石河兩支澗水匯于山前,形成深潭,其上半壁懸崖,青峰峭拔,山腰有一天然石洞,深不可測,常有蛇蟒出沒。洞窟下絕壁瀕臨深淵,旁有樵夫小徑可通山頂,傳說石洞是呂洞賓斗蒼龍之時,蒼龍鉆山撞擊而成。燕塞湖內有一半島,形如一彎新月,島下湖水如鏡。在湖中望島呈半圓形,山影倒懸,月色幽靜;形影合一,恰恰構成一個圓形。坐上游船,沿河道逆流而上,大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令人流連忘返。
慢慢的走在小路上,路旁的小樹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葉片泛著微光;兩岸的山巒 向陽的一面容光煥發,綠藍相間,背陰的一面冷峻威嚴,呈冰冷的暗灰色;河水清澈碧綠,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鱗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倒映其中,湖光山色,好一派迷人風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只有水和只有山都是殘缺的,不完美的,這像不像我們的結合?剛柔并濟,有山的陽剛,有水的柔美,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沿著水泥鋪漫的路一直向上走,邊欣賞著湖光山色。山巍峨陡峭,險峻多姿,水是平靜的,深情的,水偎著山,山環著水。我已經已經沉醉了,只想默默地與湖水相對,甚至想睡在那山的懷抱里。朋友們看到無限風光在險峰,我自欣賞別有洞天處。 嗯,做一個深呼吸,空氣中充滿了清新的味道,一種暖昧的感覺。
還沒有進鳥語林的大門,就有幾家有賣鳥食的,不愧有生意頭腦,游客既把錢掏了出來,又替他們喂了鳥,但是從心理上,游客卻得到一種回歸大自然的美麗心情,此乃真是一舉三得。進門處有一汪水池,里面游著許多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鳥兒,唯獨天鵝的脖子總是高高的揚起,給人一種高貴的不容侵犯的架勢。繼續前行,是一條潺潺的小溪由天而降,溪水清澈見底,有數不清的小山雀,鴿子,飛得很低,它若是興致好,偶爾也會在游人的肩上小憩一會,你若手里拿著一袋鳥食的話,它們更是會主動投懷送抱了。
觀松鼠園。松鼠園的大門設計得很可愛,一只松鼠的塑像蹲在高高的石凳上,它讓我想起迪斯尼動畫片中的一些場景。我原來以為松鼠園里會到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松鼠,他們自由自在地在林間竄來竄去,因為動畫片snow white里就是這樣的。進了園子才發現,松鼠是被圈在一個個小 籠子里的,每個小籠子上貼著一個標簽,寫著松鼠的名字和簡單介紹。我繞過了兩個籠子,也未見一只松鼠,怎么回事呢?是人太多把它們嚇回到洞里了么?我本就對這種鼠科動物是不感興趣的,隨便看了幾眼,便也開始踏上歸途。身后的大山像一位慈祥寬厚的母親,攬其入懷。
常住平原,體會不到高山的俊美;久居鬧市,哪有聆聽林間小溪的機會;柴米油鹽慣了,生活的情調變得越來越失去了趣味;工作過于緊張,慢慢也會生出諸多煩惱。也總是在發現美的時候不無遺憾的說:“離咱們這么近還有這么美的地方,以前怎么就沒發現呢?”平時我們更像一臺負重的機器,為了整個流水線的正常運轉,為了自身不被淘汰,來不及顧及本身是否已超負荷,每天承受著太多的壓力,以致于忽略了身邊的美景,錯過生命中的美麗。適時放縱一下自己,會感覺生活其實真的很精彩!
關鍵字: 山海關 湖光山色 燕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