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桂山
天桂山呈典型的巖溶地貌。它怪石嶙峋、溶洞眾多。融山泉林洞于一體;集雄險奇秀于一身,素有“北方桂林”之稱。有機會在天桂山開筆會,心中自然有些激動。然時才初春,乍暖還寒,想樹未綠、草枯黃、春旱依舊,不禁大煞風景。忽然記起十幾年前一位平山籍文友講的天桂山朱砂洞的傳說,此次倘若能得以考證,也不虛此行。
傳說在天桂山的百米峭崖之中,有一山洞,名叫朱砂洞。此洞深不見底,神秘莫測。一來洞口在崖壁之上,無路可及;二來洞口常有紫氣霞光出現,著實令人生畏。故而,很少有人造訪。這日,有一探寶者慕名而來。心想:既喚朱砂洞,想必里面有很多朱砂,要是找到了朱砂,可就發大財了。于是,收拾妥當。系繩索于崖頂,順繩而下,前去淘寶。進入山洞,里面漆黑一片,探寶者點燃火把前行。路極為難走,他深一腳淺一腳,不知轉了多少彎;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在其幾乎絕望,準備放棄時,突然,眼前一亮,啊――果然有那么多的朱砂。于是,他把所有的口袋、行囊都裝滿了朱砂。正當他準備回返出洞時,一股陰冷的風吹過,火把熄滅了。并且無論如何再也點不著了。探寶者無奈,只好從囊中抓一把朱砂拋向空中,借著朱砂的星星亮光踟躕前行。然后,再抓一把拋開,再前行一點。當他費盡周折終于抵達洞口時,身上只剩下最后一把朱砂了。
為考證這個傳說有多少真實依據,我首先向導游請教,導游搖頭。我又向登山途中賣山貨的當地老者打聽,老者也不知。我再向觀中的老道詢問,道士所答亦非所問。我悻悻然有些失望了……
我站在青龍觀道院前倚欄鳥瞰,眼前刀劈斧削般的裸露巖體雄渾、壯觀。遠處云霧繚繞,座座山巒若隱若現,宛如披了一層薄紗。我不禁感慨,大自然真美啊!美就美在是真山真景――由此我聯想到了道教文化,想到了“得道成真”“無為有為”“無欲則剛”,想到了“安時而處順”“知足而長樂”……我一下子恍然大悟:那朱砂洞的傳說想必是出自道家之手筆,其故事之寓意和道家倡導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多么的吻合啊!
我似乎也悟到了“道”,在為自己所謂的“考證”而羞愧。不是嗎?傳說的“有”與“無”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傳說中告訴我們的“道”,能夠“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不失為當下匡救時弊的救世良方,也是提高自我修養的無盡寶藏。
不追求虛浮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不為個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怡情養性、隨遇而安不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嗎!
關鍵字: 北方桂林 天桂山 巖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