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清西陵游記
近年來,隨著有關清代各種題材影視劇的熱播,一個少數民族能夠統治中國200多年,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因此一直向往到清西陵去實地參觀。若不是這次參加高管局系統公文與新聞培訓班的機會,這個愿望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駐地望龍山莊地勢陡俏,依勢而建,放眼四望,遠山含黛,群峰疊翠,近有泉水湖波光粼粼,天地渾然一體,空氣異常清新,全沒有城市的喧鬧浮躁,平靜的使人心曠神怡。想象中隱藏在林海深處的清西陵,頓覺更加神秘莫測。
9月1日上午,在培訓結束后,我們一行人興沖沖去游清西陵。一路上秋高氣爽,天空瓦藍瓦藍的,清西陵神秘的面紗,一點一點顯露出來。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縣縣城15千米高聳挺拔的永寧山下,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種最齊全的清代皇家陵墓區之一,其中有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四座帝陵,后陵三座,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
清西陵最重要的墓主雍正的泰陵到了,幽幽芳草,淡淡原野,在綠色的海洋里,浮現出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宮殿,皇家氣派赫然在目。雍正在歷史上是個爭議頗多的人物,以一個暴君的面目出現。不過,雍正執政13年來朱批一千多萬言,而且對臣工的奏批筆體清晰、剛勁有力、語氣中不乏諄諄教導之意,可以說是一個歷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他還為滿清立足天下,減輕人民負擔作出了許多具體的改革措施,是所謂“康乾盛世”的直接承上啟下的締造者。
滿清統治者以馬上得天下,逐鹿中原,征伐四海,盡行殺戮之能事,比較有名的是“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甚至把一各幾次反叛的部落民族殺到只剩下最后一個孩童,在清朝立國隆興之初,不能說不殘酷至極,但在問鼎中原,執掌華夏后,清朝皇帝實行儒教立國,厚待各級官員,所謂“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一反朱明帝國殘酷虐殺官員的特務做法,收買了人心,并注意緩和階級矛盾,終于使自己以一個弱小的民族統治華夏、漢族淪為邊緣民族幾百年。
參觀中,聽著講解員清晰地講解,逐漸明曉了一些歷史真跡,一個堅持改革的君主,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也必然會以強硬手段推行政改,勢必會留下些罵名。在今天,由于涉及出土文物保護問題,發掘雍正泰陵地宮尚不具備成熟的條件,一旦時機成熟,當打開泰陵地宮時,會還原歷史以真相,強加于雍正頭上的一些不實之詞自然會冰釋瓦解的。
參觀泰陵后,意猶未盡,我們來到崇陵。
崇陵是光緒帝的陵寢,參觀崇陵感受頗深的還是能得見崇陵地宮的真貌,地宮構建精巧,高低參差,走向多變,嵌接巧妙,里面清涼潮濕。石門是地宮重要的建筑部分,八扇石門正面,雕有八尊菩薩立像,頭戴佛冠,身披袈裟,眉眼清秀,雙手掐花采葉,足登蓮花座,刻工精細,形象逼真。光緒棺槨停在正中,壓在金井上,隆語皇后的棺槨在光緒棺槨左側并排停放。由于清政府廢除了陪葬制度,不會為了隱瞞地宮真相而把建陵役工全部殺掉,因此也留給了一些膽大妄為的盜墓者得逞的機會。不過,正是由于地宮被盜,才使得崇陵地宮能夠展現在后人面前。
作為“戊戌變法”重要的組織者,年輕的光緒一生凄然苦悶,面對岌岌可危的清政權,目睹列強橫行蹂躪中華大地,他毅然追求變革,卻遭到以慈禧為首的保守舊官僚集團的無情打壓,致使變法圖強慘敗,他也被囚禁在瀛臺,但作為封建沒落朝代皇帝還能夠有勇氣堅持變法維新,已實屬不易了,尤其他與珍妃的愛情故事,使光緒因此留給了后人不盡的噓吁。
由于光緒駕崩安葬時,民國成立,滿清退位,因此光緒帝的崇陵修建的遠不如雍正的泰陵那般豐滿、細致、豪華了,偷工減料的現象隨處可見,比較粗糙。這也是改朝換代所必然的結果。
環抱于蒼松翠柏之中清西陵,富有濃郁的園林氣息,在浩瀚的林海中,競相崢嶸,構成了一個乾坤聚秀、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建筑群。整個建筑群反映出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發展的高度水平和民族風格的優良傳統,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創造才能。
參觀結束,我們驅車離去,仿佛聽到在逝去的歷史中傳來戰鼓激音、金戈鐵馬的嘶叫,不由感嘆時間無情的湮滅了多少英雄。
萬年龍虎抱,每夜鬼神朝。昔日皇家禁地,如今已然成為人們旅游的美景勝地。2000年11月30日,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1月9日評為國家4a級景區,清西陵所有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以及周邊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文明成果和文化財富。
關鍵字: 保定 清西陵 清西陵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