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三日(二)
平泉縣城的廣場上石門坊寫有“遼韻傳千古 清泉惠萬民”。
與平泉鄉紳故人塑像合影。
廣場四周商鋪,“敝帚齋”。
夜幕降臨,廣場上人眾鼎沸,鼓樂喧天。扭秧歌的、跳扇舞的、交誼舞的,有好幾攤子。不像其他地方都是放錄音帶,他們是各自帶鑼鼓家什、嗩吶二胡,敲鑼打鼓,自吹自擂,節奏鮮明強悍,熱鬧非凡,真是一道獨特的民俗風景線。全民娛樂健身,大多是中老年,歡天喜地,一派祥和歡樂景象。
第二天一早志翔夫婦陪我去喝“羊湯”——平泉特色早點。中午應邀參加他鐵哥們女兒婚禮[回門],有專業主持人,排場、禮儀毫不比大都市遜色。晚上又專門去品嘗平泉地方特點小吃“莜面”。平泉比我三年前來時有很大改觀,繁華多了,發展很快。
乾隆御筆“平泉”。
“水泉碑銘”。
今年大旱,水泉也干涸了。記得三年前來時這泉水涌溢著。第三天上午志翔兩口子陪我去濱河公園,看到大橋下河道無水雜草叢生。
這一段是特意為改善城市環境用橡膠壩攔蓄才有河水的。河邊還有人垂釣。
平泉縣橡膠壩管理處。
橡膠壩天鵝祥云雕塑。
大旱之年,濱河一帶仍生機盎然。
大石象棋。
“對弈”。
“瀑水安瀾”。
“安知吾,不知魚也樂”。
瀑河廣場。
廣場上晨練、打拳,河邊垂釣的人們,悠然怡然。濱河一帶布局雅致得當,是百姓休閑好去處。
“幽廊”。
“涌泉”。
假山石和亭宇。
“大象無形”。
深在街巷中的河北平泉一中是河北省重點中學,那銀光閃爍的球形樓頂校舍引人注目。
志翔夫婦一再盛情挽留我多住些時日子,最后還是按我的意愿“十一”前趕回北京。9.30.一大早志翔夫婦送我到平泉汽車站,還給買了車票,坐在前排靠窗的好位置。汽車站像個城門樓。
平泉-承德途中。
承德-北京途中。
過了三年前去過的金山嶺長城,到了古北口。
不知是哪位老人家的塑像。
大巴在古北口停下安檢,檢查站人員核對乘客的身份證。60年大慶,進京都要進行安檢。
平泉三日,獲益匪淺。臨行前,志翔夫婦一再邀我明年盛夏來承德平泉避暑,最好拉上王老師。這兒屬山區,確實涼爽宜人,皇帝佬兒都選此為“避暑山莊”,當然錯不了。
關鍵字: 古北口 敝帚齋 河北省 石門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