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大寺
位于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們漸漸在這里站穩了腳跟,并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該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圣地麥加的尊崇。大經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偉,莊嚴肅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蘭經》經文,穹頂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風格。后院有講堂、穆斯林浴室等,院東南側有一座灰色塔樓,樓高33米,六角攢尖頂,樓內有木質樓梯,登樓可眺望全市風景。
清真大寺內的裝飾紋樣都用阿拉伯文、幾何線紋和各種植物做題材,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情。寺內還藏有30冊阿拉伯文《古蘭經》,是珍貴的宗教文獻資料。
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建筑的包圍中,有一座高聳入云的望月樓,會把你引向一座莊嚴絢麗、古色古香的伊斯蘭清真寺,讓你在車囂人喧的鬧市中,感受到一種安寧與清凈的氛圍,這就是呼和浩特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清真大寺。
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向以“召城著稱。但在林立的宗教寺院中,位于回民區通道南街的清真大寺,卻風姿獨特,透露出伊斯蘭文化的鮮明底蘊。關于這座古寺的確切建筑年代,無文獻史籍記載。據《呼和浩特回族史》(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編寫者考證,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初建時,規模較小,以后經逐步擴建修繕,方成先今的格局和建筑群。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清真大寺座東朝西,布局合理,由東西狹長的一進兩出四合院組成。建筑由西向東依次是:山門、圣殿、南北講堂、過廳、望月樓、沐浴室、接待室等。
關鍵字: 內蒙古 古蘭經 呼和浩特 清真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