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騰旗溫泉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有一個叫嘎爾燈拉喜的僧人,為了選建寺廟的地址,走得馬病人乏。過一道小溪,人馬皆陷泥水中,只見馬大口飲水,僧人亦捧水欲飲,手入水發現溪水熾熱燙手,飲水后,頓覺神清氣爽,疲倦盡去。馬亦恢復元氣,強壯如初。于是嘎爾燈拉喜喇嘛依山傍泉建起了阿爾善寺(可譯為溫泉寺或甘露寺),挖井成池,砌石設浴,四方牧民慕名而來,沐浴祛疾,遂視為“神水、“圣水,取名“嘎拉達斯汰(意為“火熱的泉或“火水泉)。后來,寺更名為“薈祥寺。據說,清圣祖康熙皇帝為薈祥寺題寫匾額。
天贊三年(924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到賽罕壩(唐稱為松漠,清稱為興安大嶺,也稱為帶林)拜日,路過此處曾逗留洗浴。天顯十二年(93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曾專程來溫泉洗浴。元代世居應昌的魯王封此泉為“神泉、“圣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取得烏蘭布統之戰的勝利后,曾到熱水沐浴,至今還留有“康熙浴井遺址。1930年,活佛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來經棚慶寧寺講經時,曾到熱水溫泉洗浴。
目前,熱水已有溫泉療養院20家。這個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溫泉小鎮,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一家功能齊全,服務優質的集療養、旅游、度假、娛樂于一體的草原旅游度假村。同時熱水溫泉列全國十一個甲級溫泉的第二位。
泡了一次真正的“溫泉 都知道旅程中要路過熱水塘,都全心全意地期待著。文史記載,康熙25年,皇帝親臨神泉沐浴,至今留有康熙沐井遺址。但最早進去沐浴的人都吱吱怪叫,以最快的速度泡泡就出來了。因為溫泉很“溫,池子里的水大半是原先就存在那里的,要把涼水過濾掉至少要兩個小時,而心急的人們不愿意等候,于是,一些有耐心的人就很好地享受了一下據說有40多種有益元素的溫泉熱水。而我也是沒有福氣的一個。
關鍵字: 克什克騰旗 內蒙古 噶爾丹 溫泉 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