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音海爾瓦
清朝末年和中華民國初期,因連年戰亂,哈音海爾瓦廟多次被洗劫。此后,逐漸衰落。民國時期,因土地問題于1936年搬遷到今鑲黃旗哈音海爾瓦蘇木政府所在地。新建的哈音海爾瓦廟其規模大為縮減,其中的朝克沁殿由81間縮減為49間。“文化大革命中,因所謂“破四舊,該廟被徹底拆除。
1988年,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和鑲黃旗財政撥款,旗政府在哈音海爾瓦廟舊址上,新建經堂1座,另建廟倉3間,仍稱“廣益寺。并請來多尊佛像,供奉于經堂。數年內,先后有十幾名喇嘛在寺內居住、念經和舉行廟會。
關鍵字: 內蒙古 哈音海爾瓦 藏傳佛教 鑲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