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里雅斯太山
這次戰役過后,脫里罕就率領眾部往東撤退,成吉思汗也率部往西撤退,到烏里雅斯太山以南的道倫陶魯蓋安營扎寨,休整部落。第二天早上,成吉思汗正觀看山川形勢,突然感嘆到:“這是一塊吉祥的土地,東有賀熱雅扎哈達的依托,西又有斯日古朗哈日阿圖的險要,背靠烏里雅斯太山的根基,真是長生天助我!于是召集散失的將兵,帶著部落北上,到捕魚幾海(也就是今天的貝爾湖)岸,又招降了居于呼倫貝爾一帶的貼兒格、阿蔑勒等弘吉刺惕部,從而擴編了隊伍,養精蓄銳,等待戰機。不久,脫里罕的克烈部發生內訌,成吉思汗抓住攻戰的機會,親自率領數萬名輕騎,日夜兼程,出其不意,包圍了克烈部的營地,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克烈部力不能支,部眾也紛紛投降,首領脫里罕向西逃竄到乃蠻部,卻被乃蠻部一個邊將殺害,克烈部以戰敗告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合蘭真沙陀之戰。此次戰役的勝利,使得成吉思汗掃滅群雄、統一蒙古的大業勝券在握。直到現在,在白音額日圖敖包兩側,當年成吉思汗車帳的基石遺跡仍然存在著,而且清晰可辨。多年來,無數活佛、堪布等僧眾每年聚會敖包誦經祭祀,緬懷八百年前圣祖開創的宏偉業績,祈禱草原風調雨順,興旺發達。
烏里雅斯太山不僅上演過波瀾壯闊的歷史,而且也有著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話說烏里雅斯太山南面的懸崖峭壁上端,不知何年何月,有一位不知姓名的圣者寄掛了一個藏有銳甲、兵刃和金銀財寶的玉匣。就是今天,當人們登上懸崖對面的小山頂上,用望遠鏡詳細觀察時,還可看到玉匣一角,若隱若現。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什么人能揭開玉匣的秘密hellip;hellip; 在這里,還能看到突厥部落所立之沙麥石人。這些歷史悠久的草原民族文化也為烏里雅斯太山的旅游增添了無限的文化內涵。
關鍵字: 東烏旗 烏里雅斯太山 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