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當召:蒼松掩映雄渾壯觀
五當召
五當召是內蒙古地區有名的學問寺。它為了弘揚佛法,專門設有供喇嘛們學習經典,研究佛學的學塾(札倉)。學塾分四在部分:時輪學部,設于1750年;顯教學部,設于1752年;密宗學部,設于1800年;菩提道學部,設于五世少佛時期,是本召設置最晚的學部。蒙古著名史學家達摩陀羅在《白蓮念珠》中記載,“五當召的經學最為有名,到19世紀末時,本召僧侶仍有八百余名。”
五當召建筑
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內一處突出的山坡上,主體建筑由六殿、三府、一陵組成,兩側還建有一棟喇嘛舍房。全廟占地面積約300余畝,殿宇和倉房2500余間,整個建筑采用西藏式建筑風格,平頂方形樓式結構,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映照在藍天、青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顯輝煌耀眼。其中最大的建筑為蘇古沁獨宮,里面供奉著最大的銅鑄佛像,以及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蘇古沁宮的西邊為講授佛教教義的卻依林獨宮。蘇古沁宮東側上面即為五當召的中心建筑,洞闊爾獨宮,緊靠其后的為圪希德獨宮,另外還有阿會獨宮和日本倫獨宮。除六殿外,三府為甘珠爾府、章嘉府、洞闊爾佛爺府,以及山坡最上層的蘇波勒蓋陵,即塔陵。
五當召傳說
五當召有許多古老而美妙的傳說,最吸引人的是這里的廟會。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在蘇古沁殿念“嘛呢經”;傍晚喇嘛們手持經輪,吹著法號,敲著羊皮鼓繞寺廟而行,隊伍頗為壯觀。廟會活動五花八門,跳鬼是其主要活動之一。蒙古族人民信仰藏式佛教、黃教,蒙古因此而建立了許多召廟,五當召是內蒙古四大寺廟之一。
五當召價值
五當召是享有特權的政教合一寺院,設有監獄、法庭,并有武裝。且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畫和雕塑,體現了很高的藝術價值。有著輝煌歷史的五當召,今天成為內蒙古自冶區游覽勝地,吸引著四面八方游客慕名而來。
五當召旅游出行資訊
1、五當召最佳旅游季節
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一日,在正殿舉行春祭儀式,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獻哈達、焚香、供祭品,極其隆重,祭典結束后,還要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傳統活動。
2、五當召風味美食
包頭的餐飲特點仍帶有濃郁的西北風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種面食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稱的鋼鐵大街上集中了數十家各種風味的餐館。另外,在環城路和南門外大街的交叉處,有可以品嘗到當地各種風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檔,而且價錢十分便宜,在夏季的夜晚,來這里一飽口福的人絡繹不絕。
包頭的風味小吃有馬奶酒、燕麥片、熏雞、素鍋盔等。
3、五當召交通指南
從包頭東站前的廣場有班車直達,車程約4小時;也可以包車前往,4人一部夏利約需120元。
4、開放時間:8:00--18:00
5、門票:45元,導游:50元。
關鍵字: 內蒙古 包頭市 大青山 建筑 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