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大會草原人的節日
那達慕大會
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駝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鑲包,亦稱泡釘,以銅或銀制作,便于對方抓緊。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摔跤手身著的套褲用十五、六尺長的白綢子或各色綢料做成,寬大多褶,褲套前面雙膝部位繡有別致的圖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圖形,底色鮮艷,圖呈五彩。其足蹬馬靴,腰纏一寬皮帶或綢腰帶,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綴有各色彩條--"江嘎",這是摔跤手在比賽時獲獎的標志。
賽馬
蒙古高原盛產著名的蒙古馬,能跑善戰,耐力極強。自古以來,蒙古人對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馬感到自豪!馴練烈馬,精騎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絕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馴馬、賽馬、射箭、摔跤作為鑒別一個優秀牧民的標準。 技表演項目。
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傳統的“男兒三技”的又一項目,也是那達慕大會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沒有牲畜的貧苦牧民則仍依賴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賽分靜射、騎射、遠射三種,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靜射時,射手立地,待裁判發令后,放箭射向箭靶,優者為勝;騎射時,射手騎馬上,在馬跑動中發箭,優者為勝。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弓箭的樣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長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即每人每輪只許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蒙古國那達慕
那達慕(每年的7月11日之13日),在蒙語中意為“娛樂”或“游戲”,在蒙古國那達慕又被定為國慶節(建國節為11月26日),是蒙古國最盛大的節日。在節日期間組織有蒙古傳統的體育盛會、歌舞表演等,國家的領導人都要親臨現場并邀請許多的外賓觀看。那達慕也是蒙古人盡情歡暢的時刻,這一季節是蒙古草原景色最美、牛羊最肥壯、馬奶酒口感最醇的季節,是當地居民選擇休假的最佳季節、也是外國游客最為集中的季節。
關鍵字: 內蒙古 昭德格 草原節日 那達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