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
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孔廟東側,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孫后代世代居廟旁看管孔子一遺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擴大到數十間,到 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廟東邊,隨著孔子后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斷擴大,至宋、明、清達到現在規模。現在孔府占地約7.4公頃,有古建筑480間,分前后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布局。
孔府大門,為間五檁懸山式建筑,匾書“圣府二字,為明朝嚴嵩所書。門兩邊有對聯一幅“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點,寓“富貴無頭,“章字一豎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此聯概括出千百年來“圣人家的氣派。
儀門,四柱回梁,懸山肩挑,前后重花蕾各四朵,所以又稱“重花門,才在禮炮聲中打開。
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設六廳,在二門以內兩側,分別為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公共管理孔府事務。
明代建筑,共五間深三間,寬敞大方,為當年宣讀圣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之處。
關鍵字: 公共管理 千百年來 占地約 安富尊榮 封建王朝 禮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