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贊我迷人的故鄉
你如果長期呆在農村,向往城市;或者身居他鄉,思念故土,那么來臨沂吧,在這里,你就會生出這樣的感覺,“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她把自己的文化與綠水青山、與園林融合得天衣無縫,不僅是美麗的綠色家園,而且也是生態自然愛好者的樂園。 我無時無刻不呼吸到、觸摸到、親眼看到這個城市的美麗。 美妙的風光、沒有污染、氣候良好、全民性的健身活動,處處回響著綠色交響曲...... 四季變遷,晝夜更替,濱河景區景象萬千…… 春和景明,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紅紅的、圓圓的臉,溫柔地俯瞰著這充滿生機的濱河城市。早上起來,沿著濱河大道散步,楊柳風夾著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綠色空氣襲人心肺,任何人到了這里,都會放慢城市里匆忙的步伐,慢慢品味......天,彌漫在氤氳的水氣里,不太高,藍的出奇,是明媚的藍,澄凈如洗;在沂河的柔波里,各式各樣的小舟載著不同的夢想出發,劃動的雙槳攪碎了一河翡翠,奏響了綠色的小調,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也許他們還不知道此時此刻自己已經成為岸上人的風景了呢。岸邊,和大道一起延伸的是綠色的長廊,層層疊疊的綠,我懷疑是畫家精心調制的,一樣是綠色,感覺卻是那么不同:鋪展在河畔路邊的,她油油的、滑滑的、蜿蜒曲折,像少婦的絲巾;她纏綿飄渺,像少婦的情懷;飄閃在水面、浸潤在水底的,她柔嫩嫩、碧瑩瑩、羞嗒嗒,像少女的夢;還有那攀緣在護欄上的綠,我姑且叫她“沂蒙綠”,堅韌地抓著,頑強地向上,是我們沂蒙兒女的精神寫照,更有那高樓大廈上的綠,高峻深厚,與藍天相接,與白云親吻,我想王母娘娘也把她當成自家園林里的仙草了吧。如果說紅色是臨沂的靈魂,那么綠色就是她的肌膚了。 就在這無邊的綠色的海洋里,一群群的白鷺、鸕鶿、野鴨等水鳥飛起復又落下,唧唧喳喳地把他們的抒情詩引上云霄,又寫在平靜的沂河上。最迷人的是那火紅的鳳凰,她的羽翼下,芳草繽紛,鮮花盛開,小橋流水,酒吧、茶吧、健身場所等人頭攢動,幸福和吉祥撒滿了沂蒙大地。 春華尚未引退,夏夜激情已接踵而至。臨沂的透明之夜,燈光、星光交相輝映,似千萬臨沂人的眼睛,處處流光溢彩;橋壩猶如彩虹臥波,橋上車水馬龍,橋下飛車倒影,兩岸高樓鱗次櫛比,“碧水澄瀅,惟有瑤池堪比美;明珠璀璨,敢同銀漢共爭光,仿佛走進了神話世界,令人嘆為觀止。 秋來景區天高云淡,層林盡染,霜葉似花,碩果飄香,沂蒙湖秋月怡人,萬頃湖平如鏡,湖光渺渺,湖天一碧,清輝如瀉,水月交溶,秋月綺麗溫馨,象懷念在水一方的故人,心里默默祈禱:讓我們千里共嬋娟,別具一番風味。溶溶月淡淡風帶來幾分涼爽,幾分愜意,幾分朦朧,幾分詩意…… 季節在無聲地旋轉。隨著第一片雪花的飄落,濱河景區也陷入了肅穆、沉思與朦朧。水瘦舟橫,草枯松青,河面冰清玉潔,河岸銀練舞蛇,好一幅素描的北國風光。攔河大壩雄姿英發,象長龍,鎖巨浪 ;象鯉魚,躍龍門。小埠東橡膠壩以其驕人的身姿,無聲地訴說著世界基尼斯記錄的輝煌。虎踞龍盤之下,飛瀑凝冰,冰林、冰筍、冰幔構成水晶迷宮,獨具魅力。 城中有座古典園林式建筑——王羲之故居,古樸的青磚小瓦,廊檐飛翹,古色古香的陳設,無不昭示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光滑的石板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一路鋪去,綿延到幽僻的竹林深處,通向那墨香繚繞的洗硯池,池水是墨綠色的,深不見底,幾只白鵝浮在上面,撥起層層清波,很多次,我站在這里,任憑思緒飄向遠古......啊,愛不釋手的沂蒙畫卷,我若擁你如懷,定然胸誦華章;掬你入眼,定然明眸善睞;裁你為衣,定然暗香盈袖了。多少次,我默默吟唱:故鄉,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關鍵字: 臨沂 故鄉 愛好者 綠色家園 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