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大峽谷游
沂水縣地處沂蒙山區,有數不盡的山。 這座山并不高,地下有什么,幾千年來人們也不知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民為澆地打井,才偶然發現原來山底下居然有著這么好的所在。經過近十年的開發,六千多米長的地下溶洞已有一半向游人開放。在這三千多米的可游覽溶洞中,又利用地下河流,開發了一千多米長的地下河流漂流河道。這條河道經上海吉尼斯總部認定,屬于世界之最。 看蒙山,是登高。看完蒙山,就近到沂水縣下地看看,自然是別有風味。 由于是星期天,離著大峽谷還遠著呢,路上已經是車輛緊挨緊擠,十分繁忙。及至停下車,看停車場那車,大大小小,一片一片,可想而知,游人不少。 從大門到溶洞入口,有有軌小電車可以乘坐。每車兩人。距離很遠,電車就架設在荒郊山嶺上,這條路可跑電車不可走人。電車一刻不停的跑來跑去,將人送到入口。另一條路,有像巴士一樣的無軌電車,一車可坐六七人。由于要跑車,路修的還好,是水泥路面,平整寬闊。 我們是走著去的,大約有四華里路程。 在入口處,有巨大太湖石聳立,刻有“山東地下大峽谷”的大字。拾級而下,便是溶洞了。洞中千奇百怪的鐘乳石,或貼在石壁,或立在洞中,被彩色燈光一照,五光十色煞是好看。人們給這些石頭起上了種種好聽的名字,雖然我們自己未必能看著逼真,但經導游一講,再仔細觀瞧,就十分逼真。洞中景色,有照片可看,不再贅述。 值得一說的是漂流。一千多米的地下河流,水流湍急,河道起伏曲折,雖經人們為保險起見進行了修整,依然驚心動魄。河流被修得僅容一只橡皮船經過,拐彎處有不銹鋼護欄保護。但水急浪大,在地勢起伏處,時時有波浪撲進船內。我緊緊抓住船上的把手,橡皮船隨波浪推進,聽著航道中不時傳來女孩子的驚叫聲,就知道漂流的驚險刺激。及至下了船,人人衣褲水跡斑斑,沒有了君子淑女風度。 溶洞內人數之多,我在別的景點還沒有見過。雖說修了路,但道路又窄,有的地方僅容一人通過;有的地方又低矮,人人都要低頭彎腰;又要上上下下,可說沒一處沒有人。人推人走,沒處立足,想照張像片,得找稍微寬的地方才可站住腳。 路窄人多,導游或前或后,離得很遠,解說沒法聽到。有的地方不容停步,沒法拍照。就照了以下這些照片,愿與車友分享。 順便告訴大家,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的親自嘗一嘗。要想知道山東地下大峽谷是怎么回事,還是親自到那里看看。
關鍵字: 多 開發 沂水縣 沂蒙山區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