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的幸福-西安面記
來到西安,面食是肯定不能錯過的,而吃面條則又是吃面食中的重中之重了。去西安之前就覺得陜西的人很實在,而陜西本地的面肯定更實在,到時候去西安吃面肯定是吃不完的。
10月2日,我們終于做了第一次嘗試,不是在網上熱議的回民小吃街,而是在碑林外的城墻外的街上隨便找的一家面館,就像南方馬路邊的那種小餐館一樣的,感覺很親切。店面不大,很樸素實在的小店,門口就是付款的柜臺,要吃什么就在這里先點好付完錢再到店里等,本以為只有這一家店是這樣,后來才發現西安的店都是這樣。
(我點了臘汁羊肉面,竟然還要了大碗的,同學點了米皮,還有1份酸菜)
米皮的味道還不錯,酸菜很有特點,和南方的酸菜很不一樣,我們吃的是酸包菜,吃起來感覺是生的,而南方的酸菜則沒有這樣的感覺。而我點的臘汁羊肉面則是此次西安味覺之旅中最失敗的嘗試,很大的一碗面,可能是因為我要的是大碗的緣故,里面有青菜,羊肉的分量也不少,初看起來讓我覺得還是比較劃得來的,可是入口之后才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別,羊肉好大的血腥味,湯也是很大的血腥味,把羊肉徹底翻出來竟然有幾塊皮下的那種肥肉,上面還有羊毛…….,事后咨詢陜西籍同事得到的答復是這家店可能是沒做好,臘汁羊肉是不會有血腥味的。怎么辦,為了不浪費這么大一碗面,只能狂加辣椒和酸菜來把這血腥味掩蓋住,沒想到這一招還真的挺奏效的,不過我想要是不吃辣椒的人遇到這一碗面該怎么辦。自從加了辣椒和酸菜進去,味覺感受確實好了很多,面對這大大的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在這初秋的季節,讓沒吃早餐的我突然有了一份不知名的觸動。隨著一根根寬寬的面條入口,辣辣的,酸酸的,酸菜在這時與面條才進行了完美的結合,讓我的味覺達到了又一個高潮,只不過這么一大碗面,貌似我很有可能吃不完,在不斷吃與不斷思考吃不完怎么辦時,我卻想到了以前在家里吃飯時,飯菜總是很好吃而且分量總是足足的,明明知道吃不完飯菜也不會不見卻依舊帶著那種吃不完可能下一分鐘就沒有的那種欲罷不能。由最初的點面失敗到吃面的愉悅,幸福感油然而生,面最終還是沒吃完,但這一碗面卻又將我帶回了家的感覺,可能這就是在外的人普遍的一種心態吧。
(馬虎面)
晚上從驪山回來到達火車站后,則又開始了新一場的味覺搜尋。面香不怕巷子深,我們不遠百米走到火車站附近的小路里,忽然發現一家招牌很有老店感覺的“馬虎面”,當時沒多想就進去了,點面時才發現這家店只有一種面—馬虎面,還有什么小碗加面,小碗加肉,大碗加肉,大碗加面等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們的小碗加肉端上來后,咦,肉呢,拿筷子一翻,原來乾坤都被面條蓋著,肉和香菜都還不少,那種饑餓帶著幸福的感覺頓時又來了,趕緊趁著這么幸福的時候加上酸菜吃完吧。整頓面吃完后并沒有發現這面條有多馬虎,可能時代變了,當初的馬虎也被改良了。
吃完了兩碗面后,幸福之外我也真正體會到了全國的物價上漲,本以為在西安吃面會超便宜,可如今才發現今時不同往日,在西安一碗面的價格已和我工作的地方幾乎平齊了。
關鍵字: 米皮 臘汁羊肉面 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