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樓(西湖)
這是一座臨湖的孤山腳下的茶樓,從宋詩就開始久負盛名——“望湖樓”,沒有其他竹藤或是木制茶樓的刻意求工,因為它的建構里,每一寸紋理都已經深深浸潤了這世事滄桑的滿湖煙雨,很久了很久了。它不聲不響、不輕不重地在那里倚著山,傍著湖,周身流露的歲月無人可及。 轉過身,面前是這一群我曾經熟識而今天卻似乎頗為陌生的同窗。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上越滑越遠,依著生活的熱度或慣性。無法說誰的選擇更好,雖然世俗的眼光也許早就有了定論。然而每一條道路上都有風有雨,有鮮花也有泥濘,你選擇了此一,就無法品嘗彼一的甘苦,并且在選擇的瞬間你就失去了重走一遭的權利。如果此刻再動情地提起過往的一些人和事,能惹起的只能是這樣一種濕濕的感覺了。現在的年齡,已不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了,生活到如今,苦苦的況味已經淡淡地泛上來了。對面的那個湖,蓄滿了渺渺的水氣,薄紗輕霧般的可人。這就是我心頭一直揮之不去的濕潤的通感的源泉。自以為心中存著遼闊浩瀚的大氣,便一直不屑于甜膩溫婉的這個小氣的湖,然而今日,發現我大錯特錯了。生于斯,長于斯,像杯中的龍井通身的梅家塢煙雨,像身處的茶樓,遍體的潤澤安明,這種濕潤已經刻骨銘心了。該走了,然而對著樓,面著湖,心里想,我是一生一世都走不出這濕濕的茶樓,這煙雨迷蒙的湖了。這種濕潤,藏在眼角,更駐在心底。
關鍵字: 其他 孤山 望湖樓 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