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八詠樓
位于金華城區東南隅,原名玄暢樓,后改名元暢樓。坐北朝南,面臨委江,樓高數丈,屹立于危石之上。此樓系南齊隆昌元年,東陽郡太守、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沈約建造,距今有1500多年,她是金華城滄桑變遷的歷史見證人。八詠樓不僅是個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跟詩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風流千古。唐代的嚴維,宋代的李清照、呂祖謙、謝翱等詩人、書法家都曾慕名前來登臨題詠,留下不少繪景的詩文名篇。南宋著名愛國女詞人李清照避難金華時,登八詠樓寫下的《題八詠樓》詩云:quot;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quot;這首詩充分地表述了八詠樓的氣魄,金華重鎮的形勢和李清照的愛國熾情,成為歷代題詠八詠樓的出類拔萃之作。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重要將領胡大海、明代抗日英雄戚繼光、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等都曾登上八詠樓檢閱他們的部隊。還有明末兵部尚書朱大典,率兵與清軍激戰中,壯烈地犧牲在八詠樓,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跡。周恩來1939年到金華視察時,也曾在八詠樓下的八詠灘頭召開過近千人的群眾大會,慷慨激昂地宣傳團結抗戰的方針。八詠樓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經過修茸,面貌煥然一新,詩壇泰斗艾青親筆題寫quot;八詠樓quot;三字,為八詠樓增添了濃濃的詩韻色彩。
關鍵字: 可歌可泣 慷慨激昂 文物保護 浙江省 煥然一新 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