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 流入東海。 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 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 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歷八月十五, 錢江涌潮最大, 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 聲如雷鳴, 排山倒海, 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觀潮始于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 歷經2000余年, 已成為當地的習俗。錢塘江大橋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錢塘江上,為貫通錢塘江南北交通,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八日動工,歷三年零一個月時間,建成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橋長一千四百五十三米,分引橋和正橋兩個部分。正橋十六孔,橋墩十五座。上層公路橋,寬六點一米,兩側人行道各一點五米。大橋建成未及三個月,日軍鐵蹄踏上北岸橋頭,國民黨軍隊下令炸毀,直至抗戰勝利后修復通車。該橋由著名橋梁工程師茅以升設計,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氣壓法沉箱掘泥打樁成功。打破了外國人認為此處不可能建橋的預言。為中國人民長了志氣。如今第二座公路、鐵路平行的錢塘江大橋建成并通車。成為浙贛、滬杭鐵路復線的樞紐。雙虹飛彩,宏偉壯觀。
關鍵字: 人行道 國民黨 外國人 杭州灣 錢塘江 錢塘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