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仙都風景名勝區
仙都,在縉云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以觀光、度假為主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相傳是黃帝觴百神和煉丹飛升之地。它由仙都、黃龍山、巖門、大洋四個景區,鼎湖峰、小赤壁、芙蓉峽,倪翁洞、黃帝祠宇、獨峰書院、黃龍寺等五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166.2平方公里。仙都,古稱縉云山,是軒轅黃帝的三大行宮--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風景區內曾建有quot;縉云堂quot;(黃帝祠宇)、quot;烏傷候廟quot;、quot;永安寺quot;、quot;妙庭觀quot;等,其中quot;黃帝祠宇quot;規模最大,是仙都風景區主建筑。天臺宗六祖智威禪師,凈土宗五祖少康大師,都是仙都山人。王羲之、謝靈運、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王十朋、趙孟[]、徐霞客、朱彝尊、袁枚、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和墨翰。五十年代以來,在此拍攝了《阿詩瑪》等三十多部影片。鼎湖峰:拔地170多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俗稱石筍,有quot;天下第一峰quot;,quot;天下第一石quot;、quot;天下第一筍quot;之譽。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西漢始稱鼎湖,相傳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在此煉丹,觴百神后,駕龍飛升之地。大詩人白居易詩云:quot;黃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quot;倪翁洞:又名初陽洞、位于鼎湖峰西練溪邊初陽山上,相傳古時一倪姓長官,嫉欲遁世,隱居于此而得名。洞中多摩崖題刻。其中quot;倪翁洞quot;三字是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所書,倪翁洞,三洞并連,玲瓏剔透,是古代文人雅士讀書、吟詠之處。小赤壁:倪翁洞向東過溪,絕壁陡峭,東西橫亙長數里,石壁下部呈褚紅色,猶如焰火燒過,故稱小赤壁。懸崖中有一天然棧道,長數百米,或稱龍耕路,相傳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駕龍耕出來的,或叫白蛇路,相傳是白蛇到仙都盜靈芝草,與獅童虎徒爭斗中耕出來的。龍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軒遺址,相傳是明吏部天官鄭汝壁和狀元張懋修(張居正之子)隱居之所。小赤壁一帶,溪中有島,島中有湖,恰似蓬萊仙境,有八仙亭,蓬萊閣等人文景觀。芙蓉峽:自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口,兩側峭壁通體漆黑,整座山體又如鋼鐵鑄成的古城堡。月往里走,峭壁越高,山谷越窄。最狹處,中裂如門,僅容一人穿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影片《阿詩瑪》中,阿黑張弓裂石鏡頭即攝于此。入內又是另一洞天,四周高崖圍立,中間綠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嘗紫芝之處。塢內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結廬隱居的遺址。
關鍵字: 書法家 名勝區 玲瓏剔透 而得名 風景區 鼎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