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紅妝
一座由民間創辦的藝術館江南民間藝術館,日前在大佳何鎮落成。館里收集珍藏有“十里紅妝器具300多件、明清時期的門窗格子300多件,為我國江南民間同類收藏之最。該館將于5月19日首屆中國(寧海)徐霞客開游節開幕之日正式對外開放。一走進藝術館,你就會被琳瑯滿目的館藏展品所感染,仿佛回到了明清時期的江南民間生活:大到床鋪家具,小到針頭線腦,從金銀首飾、衣裳布匹、燭臺燈火、床櫥柜桌、枕箱被帳、冠巾鞋襪、銅盆器皿、瓷漆杯盤、梳洗用具到珠玉珍玩、文房四寶,凡新娘嫁到夫家的生活所需一應俱全。據說當年這些器具在新娘出嫁之日由人抬行,甚至于綿延數里,故稱之為“十里紅妝。據介紹,這些館藏家具、漆具的制作年代多為清代,少數延至民國。它們集雕刻、堆塑、繪畫、貼金、泥金、罩漆等工藝于一身,樸素、古雅而富麗,其中的“中國紅朱砂漆工藝可稱中華工藝之瑰寶,是寧紹地區傳統漆器、雕刻技術的綜合體現。館藏珍品不僅可讓人欣賞體現在器具上的美,其濃厚的人文色彩,也為研究明清時期浙東的社會文化提供了較好的實物模本。藝術館的主人何曉道是位深通其道的民間藝術鑒賞收藏家。他以近20年時間,一邊經營明清家具的生意,一邊從大量的器具中找出值得珍藏的精品。他說,自己一直喜歡民間的鄉土的藝術品,但日新月異的時代使幾千年來延續著的一些文化傳統發生了急劇變化,因此辦一個收藏陳列館便成了收藏愛好者的責任。但是,由于民間創辦藝術館還鮮有先例可供借鑒,所以何曉道在創辦過程中也碰到了許多具體的困難。幸好在一些部門的理解與支持下,他終于解決了建筑、展品等諸多問題,辦起了這家江南藝術館。開館之后,他打算繼續完善藝術館的建設與展品的擴充,同時爭取開展學術研究,弘揚具有獨特魅力的浙東家具文化。
關鍵字: 學術研究 日新月異 明清家具 藝術品 藝術館 陳列館